前不久,工信部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铸造行业准入公告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装函[2014]197号),标志着我国铸造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速。
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铸件产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铸件产量达到4250万吨,占世界铸件总产量的40%以上,但我国的铸造业却大而不强。尽管近几年我国铸造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铸造产业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而且,铸件生产企业达3万余家,这个数量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铸造企业数量的总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企业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行业内存在大量规模过小、产品质量无有效保证、生产效率低、物耗及能耗高、劳动保障条件落后、无有效环保治理措施的生产企业;行业整体能耗水平高于欧美发达铸造国家1.5倍以上,废砂等部分固体废弃物排放高于数倍以上。
总体来说,我国铸造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另外,全国铸造从业人员约200万人,东、中、西部区域存在显著的产业基础差距和地方产业政策差异。所以,在铸造行业准入工作的贯彻落实中,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自2013年5月工信部下发《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以来,全国只有20个省、市开展了首次准入公告申报工作,而且申报企业数量仅占全国铸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入申报工作安排时间比较短,企业来不及申报;二是各地方政府、企业对《条件》和《办法》理解不透彻的原因;三是对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宣传、报道不够深入广泛;四是个别地方政府、企业对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持有观望态度和抵触情绪等。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铸造行业准入条件》是从国家层面制定的涵盖我国整个铸造行业的权威政策法规。该法规是在充分结合我国铸造行业发展现状,考虑我国工业和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是推进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铸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进一步加深,准入制度将与企业信用等级、银行信贷、项目报批和落后产能淘汰等相关政策逐一结合。
据悉,工信部最近将会在相关产业政策中,把关键零部件铸造生产企业是否通过准入纳入考核,作为产业政策调整的一项关键指标。
通过实施行业准入,我国铸造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将会发生质变。中小企业将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向大中型企业集团靠拢,小微型企业将逐渐被淘汰。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将会蓬勃发展,产品结构将向高端市场调整,市场也将进一步呈多元化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攻坚阶段,深入贯彻落实《条件》,对于推进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全国各地方政府、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引导性和作用力下,会逐渐加深对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性的理解,并逐渐认可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准入申报管理工作。
中国铸造协会在今年,将会加大铸造行业准入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开展多频次、全方位的准入指导工作,更加深入做好对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准入的各项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即将开幕的“2014中国铸造节”活动中,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们将作精彩报告,对铸造行业的发展提出科学的规划性建议。通过中铸协的不懈努力,《条件》的全面落实将逐步引领我国实现“绿色铸造、智能铸造、幸福铸造”的“铸造强国梦”。(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