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珠海调研时强调,珠海要充分发挥高栏港深水大港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切实加大招商力度,打造沿海沿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有望迎来全新的机遇。
经过近年的努力,珠海已在广东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中海油、三一重工为代表的海工装备,以中航通飞为代表的航空装备、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以游艇和船用发动机为代表的船舶装备,珠海正在形成覆盖“海陆空”领域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以及以高栏为龙头、金湾和斗门为支撑的高端装备制造格局。
今年,各领域的龙头项目均将进入“产出期”:“珠海造”有轨电车有望年底投产、“西锐SR20”穿越中国首条低空航线、瓦锡兰玉柴船用中速机年内有望实现1亿元产值、三一重工将在去年50亿元产值基础上继续增长。
按照部署,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未来珠海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发挥优势、精准招商,加快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特别是要加强相关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游艇产业发展,形成珠三角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据了解,研发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销售总部、配套产业等的建设或招商,将成为珠海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格局
“海陆空”装备带动实现百亿产值
5月28日,珠海机场。由中航通飞在珠海生产的西锐SR20飞往阳江和罗定,这是中国首条低空航线的首航飞行。
不止是飞机。由珠海太阳鸟公司用模块化技术生产的10艘商务游艇,将于今年11月畅游三亚海面;玉柴船舶生产的首台二冲程低压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将于明年2月交付使用;中国北车在珠海生产的有轨电车有望在今年正式投产。
天上飞的、海上游的、地上跑的,越来越多销往全球的装备制造打上了“珠海制造”的标签,在经过近年的蛰伏之后,珠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今年迎来了集中的“产出期”。
作为“工业之母”,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对地区各产业竞争力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深刻影响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珠海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固定投资规模,几乎近一半的制造业固定投资都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其中,不乏中航通飞、中海油系列项目、三一海洋重工产业园、北车轨道交通项目等投资超百亿的龙头项目。
如今,这些龙头项目及其对配套产业的拉动,正成为珠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以航空装备为例,目前珠海以金湾航空产业园为重要载体,以中航通飞、摩天宇、翔翼等20家重点企业为核心,形成了航空运输、物流、生产、加工、培训等产业基地。数据显示,2013年该产业园总产值达13亿元,到2017年可达250亿元。
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珠海已建成高栏港经济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聚集了中海油、三一重工、玉柴船舶动力等国内领军企业。其中三一重工产业园部分项目已于2013年投产,产值约50亿元,今年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而全部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达300亿元。
在游艇制造领域,珠海依托平沙游艇产业园,已汇聚25家国内外优秀的游艇制造企业,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档次最高、密集度最强的中高档游艇包括高性能专业船艇的制造基地,在去年全市游艇产业工业总值约为25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30亿元。
另外,在北车珠海基地组装完成的首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将有望在航展前完成交付,未来“珠海造”有轨电车将不仅在珠海,还将驶进北京,并带来超过10亿元的产值。
突破
研发机构加速落户助力“珠海创造”
不到3年的时间,三一海洋重工在一片荒地之上建起了海工装备产业园并实现部分项目的投产,去年产值超过50亿元,推动珠海海工装备产业从蓝图变为现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三一海洋重工珠海研究院已经形成了160人的研发专家团队,近一年来生产制造的多个设备的核心技术指标创造全国第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港机产品更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外地区斩获数个亿元大单。研发机构的落户,使珠海三一海洋重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
要制造,更要“智造”和“创造”。像三一代表的海工装备产业一样,围绕产业的转型升级,珠海在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中尤其注重引进配套的研发机构,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航空产业为例,珠海已设有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是中国从事通用飞机、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等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主机研究院所,在水动力、腐蚀防护和浮空器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新鲜血液仍在不断注入。上月,中航工业基础院、中航工业通飞和香港科技大学在珠海签署通用飞机系统创新协议,将利用各自的科研、人才、设施及信息资源等优势,共同在通用飞机开发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合作、人才交流培养合作,为航空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创新支撑。
注重促进产业通用、共性、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注重推进制造业科研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成为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特点。
去年底开工的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是其中一例。该中心计划于2015年1月31日竣工,建成后将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领域的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为服务珠海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游艇研发中心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今年我们会在珠海建立一个游艇研发中心,引进数家国外先进的研发中心共同研发引进3D模块化技术,这在国内是首创。”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郭妍透露,采用3D打印技术后,将可节省1/3的游艇制造时间,制造成本也将减少30%。
众多创新平台扎堆落户形成的科研集聚效应,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本地中小生产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支持。 “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原因,珠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成为珠海装备制造业提速提质发展的强大动力,带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
瓶颈
产业总量小、集聚度低成主要制约因素
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珠海市先进制造业总量仍较小、比重仍偏低,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装备制造是制造业中技术密集、成长性好、关联度强的先导产业,目前珠海先进制造业规模偏小,将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如限制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影响产业链协作能力的加强,妨碍创新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和衍生效应等。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积淀的历史原因,珠海的制造业产业集聚度相对偏低,产品多数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难以与航空产业、临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形成配套,制约了产业发展。
以海工装备为例,业内人士认为,受珠三角相关产业起步较晚的影响,珠海海工装备产业在本土化配套能力上同样不足,不少企业只能选择从中国北方地区或国外引进核心装备的配套。
“珠海目前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仍是依靠招商引资支撑起来的,产业链上下游并未完全打通。如何将这种产业的‘外生力量’转化为‘内生力量’,是珠海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丁力指出,产业链不打通,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人才也就无法聚集,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无法更好地发挥。
配套不足导致技术人才无法聚集,而技术人才的缺乏又深刻制约着珠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如玉柴船动相关负责人就曾坦言,此前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基本是从长三角一带引进的。近几年来,随着广州高校海洋工程系生源的增加,逐渐转向广州等地引进,而在珠海引进的人才仍主要集中在初级技术员工范畴。
策略
“补链”“强链” 做大沿海装备制造带
尽管大批细分领域内的“单打冠军”已点燃了珠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星火,珠海仍然面临着产业规模较小、集群化程度不高、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省的相关要求和部署,珠海下一步将切实加大招商力度,更加注重“补链”“强链”,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比如去年以来,珠海全力推进大(杧)荷(包)防波堤工程、中船造船基地陆岛连接线工程、三角山岛与大杧岛之间深水航道疏浚工程和黄茅海装备制造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海工装备项目配套企业进驻。
按照计划,珠海将以“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三一海洋重工产业园、珠江钢管”等项目为龙头,构筑总装、配套、加工、协作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具有企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
“要真正形成内源性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光靠招商引资、靠龙头企业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培育本地民营企业,吸引更多外地的优秀中小企业,来完善装备制造的产业链。”丁力指出。
比如在游艇产业方面,除汇聚多家游艇制造的龙头企业外,目前还有40余家商贸配套企业进驻珠海,其中不乏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引进的海内外零配件供应商也有30多家,大大节省了本地游艇企业在制造环节中的采购成本。而这些配套企业仍将是珠海游艇产业发展的重点。
但这远远不够。目前珠海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是以生产为主,比如北车项目就是一个生产基地,在产业链条方面仍不够完善。
“发源于珠海本地的中小企业仍然较少,全民创业能力不足,这将是制约珠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丁力建议,珠海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带动相关产业在珠海集聚;要从生产向经营转变,防止企业只在珠海建设“组装车间”,最终要激活整个产业市场。
■发展愿景
根据珠海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珠海将引入一批企业和项目,加快发展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着手完善游艇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电气机械、专用机械、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石化通用机械的新型产品,基本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布局,初步形成新兴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体系,装备制造业力争年均增长16%。
到2020年,形成实力强大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航空、新能源汽车、游艇产业集群,省内有竞争力的物流装备、建筑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石化通用机械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突破部分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珠海装备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工业总产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
珠海装备制造业发展
为制造业转型提供示范
■专家点评
根据珠海市高端制造业产业规划,珠海将打造成“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珠江口西岸制造业转型升级引擎、全省制造业自主创新主阵地”。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占据重要一席。
“近几年珠海招商引资成效良好,吸引了很多重量级的装备制造企业落户,从直接效益来看,项目投产后将极大拉动本地GDP和税收增长;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将带动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中,并吸引大量相关专业人才集聚。”丁力认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珠海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也符合城市转型升级需要。
据了解,依托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航空产业园通用航空制造基地、富山工业园柴油发动机产业园、轨道交通高端制造基地、平沙游艇产业园等产业集群载体,通过研发机构的建设,如今的珠海装备制造业正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进发。
“广东乃至全国目前也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装备制造业就是广东需要重点突破的产业之一。珠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丁力说。
有专家表示,从“海陆空”三大领域分别来看,珠海装备制造业的外向辐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比如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在全省都算领先,对于提升广东装备制造实力、破解产业转型瓶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交通厅信息中心主任罗敬思表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