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4-07-11 10:17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空间布局,重点支持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打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示范区,开启带动全市制造业的“蝶变”之旅:加快形成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空间布局,重点支持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打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示范区,开启带动全市制造业的“蝶变”之旅: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壮大制造业整体规模;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提升高端制造产品比重,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产业体系。有业内人士预言,未来,随着贵阳制造业的重心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抢占价值链高端,一艘“现代制造”航母的崛起,正在为贵阳打造发展升级版,乘风破浪,闯出一片新天地。

海信平板电视连续九年称雄西南;贵州天力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生产中小功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资格的企业;航天电器顺利完成“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的配套任务……

甩掉制造业“落后”的帽子,这艘命名为“现代制造”号的航母正在加速崛起。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贵阳近年来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加快提振装备业制造,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传统制造业正显现出新的活力。

政策引领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

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贵阳肩负着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和“发动机”的历史使命,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回顾历史,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制造能力强的军工企业相继落户贵阳,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总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贵阳目前的制造业中,以老设备、老技术运作的传统制造业仍是制造业的主体部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制造业所占比重并不大。

在这样背景下,我市去年出台的《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提出,要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实现实体经济突破的重要支撑,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新动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通过努力,去年,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5.96%,上升2.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先后完成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组建筹备工作;培育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发展科技服务机构42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82名。

按照计划,到2015年,仅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就将突破1000亿元以上,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的30%以上。

抢抓机遇企业阔步迈向新梦想

在这过程中,部分传统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优势,谋求新的变革。

今年6月18日,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83辆本土造公交大巴车正式交付贵阳公交集团公司。与过去不同,贵阳公交集团公司在此次定购中,不单单是购买者的角色,也是车辆的共同开发方,这是本土制造商与本土运营商之间一次积极的尝试。

奇瑞万达客车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雨臣说,这183辆公交车是贵阳“产学研用”政策扶持下的“结晶”,奇瑞万达贵州公司在产品开发中,不仅搜集了39条贵阳公交集团公司的设计理念和建议,也得到了本土科研院所的不少帮助,“这样的尝试,是史无前例的。”

“贵阳大力支持现代制造业发展,这对奇瑞万达公司发展有极大的裨益。”王雨臣说,过去,万达客车一直走的是低端产品路线,就算是在企业发展的辉煌期,企业年销售额仍不足3亿元。如今,奇瑞与万达牵手,就是在万达原有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奇瑞新技术、新能源、新理念和上千个全球销售终端,为贵州创造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巨型汽车企业。

然而,让王雨臣更为兴奋的是,贵阳正在加快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展为用户提供前、后端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长空间;加大对自主研发及配套体系推广应用的支持,1—2个装备制造设计、装备控制、装备制造工艺、装备基础部件、装备集成等产学研用平台正在搭建中。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政策和智力的持续支撑,随着贵阳制造业的重心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相信这里将是我们‘百亿元巨型汽车企业’圆梦之地。”王雨臣满怀信心地说。

破茧成蝶下好现代制造业先手棋

事实上,奇瑞万达的发展只是这艘“现代制造”号航母崛起的一个支点。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空间布局,贵阳结合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抢抓京筑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加快“现代制造业”这步先手棋的布局。

未来,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贵阳传统制造业的破茧成蝶之路正在加速腾飞——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大企业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的30%以上。

配套大幅提升,协同创新增强。装备制造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重大装备本地配套率达到40%。到2015年,建成5-10个数控技术研发与检测/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带动装备制造业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推进两化融合,突破高端装备。到2015年,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关键工业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ERP普及率达到70%。在重大工程液压件、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拳头产品。

与此同时,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到2015年,我市装备制造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增加值能耗确保下降24%,主要工序循环用水率达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打好“军民融合”牌

抢占高端制造业市场

7月2日,在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红林机电业控制事业部部长苗建中正在着手开始安排汽车自动变速器生产线项目的生产方案。项目确立以来,与红林机械厂寻求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昔日的老厂,成了如今汽车变速器市场的“香饽饽”。

“变速器项目是公司去年推向市场的首个民品项目。项目建成后,红林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基地。”苗建中说,通过企业上级公司中航工业所建立融资平台,这个项目已经募集到近2亿元的融资额,资金一到位,企业就会立即开始生产。

作为较早搬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老“三线”企业,红林机械厂在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破产、重组等一系列变迁。

“技术是我们最终能够‘翻盘’的根本。”苗建中说,2007年开始,尽管红林厂仍然没能扭亏为盈,但企业坚持拿出订单成交额的5%投入到科研之中,“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009年,随着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贵阳小河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开区鼓励军地科研单位开展对接交流、技术交易和创新合作等手段,对辖区的“三线”企业进行了重新的规划。

而红林机械厂则正是这批“受惠”企业之一。

在经开区的鼓励下,2010年,红林机械厂争取到2个军民结合项目,而如今已经开始筹备生产的变速器项目则正是其中之一。

2012年,红林厂的年产值突破7亿元,军品、民品以及外贸的订单量均实现了25%的年增幅。

“大部分军工企业都掌握着国际领先的技术。科学地加以引导,让军工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进军高端制造业市场,以市场的力量加强军工企业与本土的联系,才能培育出具备贵阳特色的高端制造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换挡升级’的有力抓手。”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段志强说。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