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福建省泉州市经贸委获悉,《泉州市加快机械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出台。据泉州市经贸委副主任王洪海介绍,这是泉州市第一次出台专门针对一个产业的扶持措施,行动计划提出,用五年时间,每年安排市级专项资金2000万元,推动机械装备“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务”转型,力争2018年全市机械装备产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并致力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打造国家重要制造基地
机械装备产业是工业的硬支撑,已成为近年来泉州市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产值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力争2018年全市机械装备产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未来的泉州机械装备产业创新驱动成效将更为显著,将全力建设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力争至2018年底,全市机械装备行业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8家、市级技术中心15家,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
届时,产业布局将更加明显优化,基本形成以环泉州湾高端装备集中区为龙头,东部临海海工装备集中区、南部产业装备集中区、北部石化装备集中区为支撑,西部特色装备集中区为腹地,机械装备产业载体的综合配套更加完善,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特色突出、协调统筹的新格局。力争至2018年底,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5家,超10亿元的企业20家,超5亿元的企业60家,形成一批“专、精、特”的配套企业。
打造国家级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需要完善机械装备产业各个链条。泉州市经贸委主任黄国富介绍,未来五年,将围绕加强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重点发展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行业、产品。
推动机械装备企业创新转型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大,黄国富指出,今后重点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改制上市、品牌建设,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30亿元的企业,以企业上年度营收为基数,分别按其地方级“三税”(主要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新增部分的20%、25%奖励企业。
科技创新,是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接下来,泉州将实施机械装备产业重大项目、关键领域、共性技术、公共平台等重大专项,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对实施企业与单位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鼓励企业加强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研发,经认定,按其开发费用的30%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100万元,企业所在县(市、区)还将按一定比例配套。每年确定一批市级重点研发示范企业,按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5%以上,给予最高一次性50万元的资金补助。至2018年底,建设50个“泉州市机械装备研发示范企业”。对经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支持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黄国富介绍,今后将鼓励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向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拓展,对新获得总集成、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每年实施一批机械装备产业“数字化示范车间”、“数字化示范产品”等项目,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引导机械装备产业协作配套
产业协作配套的强弱对一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当前泉州在高端装备、大型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加工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的现状,行动计划提出了多项针对意见。
首先,强化机械装备产业基础配套。加快南安榕桥精密铸锻加工中心建设,支持晋江、永春等地规划建设锻造、铸造专业园区,鼓励机械装备园区建设精密加工中心、热处理中心、检测中心,提升晋江、南安电镀集控中心工艺水平,培育精密铸锻、精密加工、零部件生产、电镀、热处理等专业企业,提升自我配套能力。探索“虚拟运营”等方式,创新高端装备、大型设备共用共享机制。
其次,深化机械装备产业分工协作。深化“万家企业手拉手”行动,支持龙头企业进军研发设计、品牌运营、市场营销、设备总装、售后服务等高端环节,鼓励龙头企业逐步剥离加工制造环节,引导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促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优化机械装备产业链。
再次,完善机械装备服务配套。各机械装备产业园区要留足研发设计、产品检测、销售服务、物流运输、金融租赁等服务配套用地,规划建设五金汽配、电动工具、机电设备等专业市场。
最后,打造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建设,打造我国一流的装备制造研发中心和国内科研院所装备制造科研成果在泉州转移转化的平台。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研发检测机构落户我市。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相关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