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三米宽的马路,舍弗勒集团与阿迪达斯比邻而居。彪马的总部亦在不远处。
这里是赫尔佐根奥拉赫,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镇,人口不过2万,却孕育了三家世界级的公司。不同于阿迪达斯和彪马在普通消费者中的国际知名度,工业轴承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则更像是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所说的具备“隐形冠军”特质的公司:公众知名度不高、家族所有制,但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如今,这家在工业和汽车领域无所不在的企业正默默地进行着一场组织架构和人事变革。背景则是,舍弗勒一度为激进的并购背负过多债务以及新兴市场的持续崛起。这家百年企业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被视为最好的催化剂。
“隐形冠军”的压力
舍弗勒的一些客户们在过去几年日子不算好过,尤其是工业制造业领域。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三一重工过去数年间经历了从行业亢奋到市场需求萎缩的轮回。受到中国四万亿刺激政策影响,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于2011年攀上508亿的顶峰,此后则是痛苦的调整:2013年的销售滑落至373亿元。三一的老对手中联重科同样没能逃脱行业周期,去年的销售收入自顶峰时的481亿元下滑至385亿元。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遭受的困境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的缩影。在经历了超级刺激政策后,工程机械制造商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舍弗勒在制造机械领域拥有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广泛客户,供应链条倒压之下,舍弗勒尤其是工业业务倍感压力。问题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世界制造业市场。
“工业事业部销售因市场因素低于上一年水平。”舍弗勒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Klaus Rosenfeld)说。
舍弗勒集团拥有工业和汽车两大事业部,是全球范围内生产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重量级企业,也是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领域重要的零部件和系统供应商。受全球制造业持续走弱影响,占舍弗勒业务三分之一的工业销售额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未能实现正增长。这家全球拥有7.9万员工,销售收入112亿欧元的世界级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重压来自于大并购带来的财务负担。
在舍弗勒前首席执行官约根·M.盖辛格(Juergen M. Geissinger)任期内的2008年,舍弗勒将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强势收入囊中,并为此背负了超过100亿欧元的债务。此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恶化,舍弗勒一度背负巨大压力,令这桩买卖一度看起来显得鲁莽。
“收购大陆集团仍是正确的决定,但时机则值得商榷。”时隔六年,舍弗勒集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层如是说。
虽然舍弗勒借力汽车业务始终在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但舍弗勒家族、监事会和董事会仍自去年逐步推出对组织架构和人事的变革方案。最近的一步是,自去年10月起一直领导舍弗勒集团的原首席财务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Klaus Rosenfeld)于7月1日正式履新CEO一职,任期五年。同时,公司还任命颇具威望的集团首席技术官彼得·古兹默(Peter Gutzmer)教授为副CEO,确保公司的战略技术方向。
如何搭配“中国引擎”
在舍弗勒的组织架构变革中,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市场规模、成熟度和未来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对舍弗勒来说只会越来越重要。”舍弗勒大中华区工业事业部总裁勃德(Helmut Bode)表示。正基于此,大中华区2014年起从原亚太区脱离出来作为独立的板块。勃德本人也于去年8月份履新大中华区。
“作为独立的发展区域,舍弗勒大中华区目前占整个集团销售收入的约11%。”勃德表示。而在未来,中国市场蓬勃发展,集团的目标是在不远的未来将大中华区的市场份额提升至15%以上。
舍弗勒目前将全球业务分为欧洲、美洲、大中华和亚太(不包括中国)四个区域,中国是目前市场发展最强劲的地区。
无疑,中国正经历结构性的经济增速放缓,但相对于欧洲和北美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市场弥足珍贵。德国经济研究所、法国和意大利统计局今年7月初预计欧元区GDP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将增长0.3%,而中国仍有望实现7.5%左右的经济增长。
目前,舍弗勒的增长引擎主要来自汽车和一些优势工业行业,如高速铁路、机床和航空航天等。“我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轴承企业,舍弗勒将未来"驱动性"(mobility)视为新的增长方向。这种驱动性不仅在汽车产业,还包括面向未来的各种工业应用,如高速铁路、低摩擦轴承和动力驱动等。但至少在未来20年里,汽车的动力和传动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舍弗勒集团首席技术官古兹默教授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售强劲,2013年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舍弗勒不仅向大众、通用等全球车企供货,也为长安、长城等中国车企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合作开发。
鉴于中国持续发展的汽车市场以及环境污染压力日增,多位舍弗勒高管认为,电动汽车技术以及电动汽车推广更有可能首先在中国取得突破,而舍弗勒正在大力投资相关领域。
今年预期乐观
经济的风向开始变得有利于舍弗勒。
收购大陆集团后,百亿欧元债务压力之下,去杠杆一直是舍弗勒的重要挑战。
而今,欧元区经济正在恢复,上市公司大陆集团的股价重回高位。去年9月,舍弗勒以122.5欧元/股的价格向国际投资者售出780万股大陆集团公司股票。这项股权出让收益约为9.5亿欧元。加上来自盈余自由现金流的3.25亿欧元,舍弗勒减少负债约12.75亿欧元,使舍弗勒的总负债从约103亿欧元减少到约90亿欧元。
同时,欧洲市场的融资更加便利和便宜,这令舍弗勒有机会改善其债务结构。今年5月份,舍弗勒完成35亿欧元的综合再融资计划。这部分融资将用于替换此前舍弗勒的高息债务,降低其融资成本,被首席执行官罗森菲尔德视为“资产结构优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最大的惊喜可能仍来自于大中华区。
不少舍弗勒的工业客户正在走出寒冬。以金风科技为例,经过数年的销售萎缩,这家中国本土最大的风机制造商2013年销售终于实现反弹。下游客户的需求增长为舍弗勒的传统轴承业务带来“暖风”。另外,中国铁路建设的复苏和航空业的持续发展,也将给舍弗勒注入动力。
“我们2014年的起步非常好。”罗森菲尔德评价说。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舍弗勒大中华地区销售增速最高,达到26%,其次为亚太区,为10%,欧洲区和美洲区的增速分别为7%和2%。如今,这家在中国拥有8000多名员工的跨国企业正加大在华投资。舍弗勒位于江苏太仓的5号厂房于今年初完工,将主要生产湿式双离合器和液力变矩器,这两款产品都是汽车自动变速箱中的关键部件,并且是第一次在中国实现生产。
“推动收入朝积极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依然是我们的汽车业务。”罗森菲尔德表示,舍弗勒2014年一季度汽车事业部的收入提高了11.3%,达到约22亿欧元,按固定汇率的增速达到了14.4%,远远超出全球汽车生产行业的增速。
基于此,舍弗勒提高了对盈利前景的预期,预计2014年收入增幅将超过7%。(第一次财经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