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洲的经济不景气对地区航运业有着较大影响,但英国大型港口运营商Peel Ports(下称Peel)却逆势向中国装备制造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华重工)抛出一份总价值达1.7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这也是Peel为了扩建旗下利物浦港,并将其打造为大西洋门户而在港机设备上的新增投资,而双方由此之后可能达成的一系列合作也将成为振华重工从单纯的港机装备制造商向海工、自动化码头建设以及海运业投资等新领域转型非常适合的海外样本。
大西洋门户的订单
“欧洲经济的困境不会对我们在利物浦港的投资有任何影响,因为按照区位而言这里处在英国的心脏地带,仅仅内需就足以满足港口的吞吐量,”Peel首席执行官魏马克(Mark Whitworth)7月30日表示,“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利物浦港2期码头建设成名为‘大西洋门户’巨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这个项目计划在50年间吸引850亿美元(500亿英镑)的投资,将开发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的区域,成为英国历史上数额最大、面积最广的开发项目。”
利物浦港2期码头是Peel在利物浦港的深水集装箱码头,总投资达到5.12亿美元,建成后将可以接纳世界上95%的集装箱船队停靠。
此次Peel大手笔向振华重工采购的港机便是为扩容后的利物浦港而准备的,这其中包括8台船对岸(STS)Megamax港岸起重机和22台悬臂轨道式龙门起重机(CRMG)。
利物浦港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英国最大的跨大西洋深水集装箱码头,使整个利物浦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翻倍,成为欧洲第一个半自动集装箱港口。
魏马克透露:“利物浦港2期码头将为居住在利物浦周边240公里范围内的英国人口打造一条供应中国商品的直航贸易线路,将为中国商船进入北欧市场提供一条最便捷的路线,不只是针对运往英格兰市场的商品,还包括运往苏格兰、爱尔兰、北威尔士的商品,新开放每年吞吐量为400万TEU(20尺标准集装箱计量单位)的新市场,增进两国之间的潜在贸易。”
利物浦港的这一目标显然有着充分的贸易数据作为基础,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去年成为英国第七大出口市场。英国对中国出口商品达211亿美元(124亿英镑),同比增长17%。而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进口国。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达568亿美元(333亿英镑),同比增长6%,自2010年以来增长9%。
在这些贸易中,海运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位于英国中心地带的利物浦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考察利物浦港2期码头工程时也坦言,“诸多大型集装箱船停靠南部港口,然而绝大部分货物是要运往英国北部地区。”
“振华重工不只是提供起重机,他们在帮助我们完成一个能够改变整个英国物流行业的项目。”魏马克表示。
对振华重工而言,尽管核心业务仍然是港机销售,但在占据全球超过七成市场之后,航运业的疲软使得港口业受到连带影响,新增业务的乏力也将其推向转型的境地。
航运疲软推动振华转型
“从今年上半年的订单情况来看,海工的订单已经超过港机了,”振华重工财务总监王珏7月30日透露,“但全年来看海工的订单应该会在40%左右,港机则在60%左右,对于我们而言最理想的比例应该是各占一半。”
以港机设备起家的振华重工早在2009年便将公司名称由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振华重工,也可以看出其早已意识到在单一的装备制造业领域继续发展并不具有持续性。
振华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宋海良表示,“目前振华重工已经占据了全球港机市场超过七成份额,在这一领域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但即便如此仍然要进行转型,逐步降低对港机业务的依赖,划定了八个业务板块希望可以实现从单纯依靠产品转向提供服务。”
王珏表示,“在港机领域振华重工完全可以做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总量已经显示出不足,之前我们一年就可以做到300亿规模,但去年只有230亿,这其中还是依靠投资拉动了一部分,”所以说“如果不转型,企业没办法持续下去”。
除了海工领域之外,振华重工的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是自动化码头系统的总体方案建设,据宋海良透露,这一领域的首个客户厦门港将在今年11月进行全面调试,而今年底及明年初也有望与青岛港及洋山港签订总体承包合同。
振华重工年初发布的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完成营业收入为232.02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8亿元,同比扭亏。
“去年业绩比前年增长70%,今年如果可以完成洋山港的订单,肯定会比去年有所增加,预计将提升30%。”宋海良透露。
而Peel的大单之外,双方仍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这也是振华重工业务转型在海外的进一步试水。
魏马克谈到利物浦港500亿投资计划时表示,希望能够与振华重工实现更进一步的合作。宋海良随即表示,将在利物浦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给Peel及其他欧洲客户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并且如果利物浦港有需求,振华重工将为其提供码头建设咨询服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