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摸索工业改革新框架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4-09-10 11:20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2013年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7年在全国保持领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37%。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4)》显

2013年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7年在全国保持领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37%。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4)》显示,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速继续领跑的同时,对资源及投资等发展路径的依赖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西部发展论坛学术会议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表示,需要进一步关注西部开发中的深层次问题。否则,目前我国“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态势会停止,甚至会逆转。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久文建议,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第二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同时结合西部开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加快推进西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动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减弱等问题,蓝皮书建议,要调整工业结构,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构建新的工业转型架构,将特色优势工业建成西部地区支柱性产业。

经济增速领先

蓝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促进沿边开放步伐,经济实现稳中向好较快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统计显示,2013年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人均收入提高迅速,区域内部平衡与不平衡交织出现。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0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2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年在全国保持领先,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了20%,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落差继续缩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37%,比上一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征,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姚慧琴表示,2013年,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结构优化,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均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内需保持较高水平,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房地产投资、旅游业拉动内需效果明显;外贸增长领先全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实际利用内外资稳定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取得明显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从产业结构看,2013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2.4∶49.5∶38.1,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明显。

固投拉动明显

从投资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型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房地产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根据各省统计公报加总,201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79%,增速比上年下降1.94个百分点。其中西藏、贵州、云南三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3位。房地产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全区域房地产投资总额增长22.55%,高于东部18.3%和中部20.8%的增长率。

姚慧琴认为,西部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二是经济增长对工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极强,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民生改善之路任重道远;三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爆发,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四是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税负重,对资源税依赖度较高;五是民生发展水平仍较低,西部农村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瓶颈;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治理需进一步科学化。

综合国内外经济形势,蓝皮书预测,2014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格局,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高位放缓,房地产投资趋于谨慎;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全国领先;物价将保持基本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得到增强。

摆脱路径依赖

西部大开发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一些西部开发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陈耀表示,从西部地区整体来看,尽管这些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在放缓,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可以说放缓的速度要超过东部,特别是西部地区从2013年“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陈耀说,“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增速下滑的比较快,这是需要警惕的,我们很多地方今年要完成全年的增长目标估计难度比较大。”他告诉记者,人均经济增速是推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不继续落实相关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很有可能目前我们保持这样的区域差距缩小的态势会停止,甚至会逆转。

关于西部地区的开发模式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陈耀指出,近年来,尽管大家重视转方式、调结构,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的基础和一些自然条件的约束,整体上看,增长还是靠投资拉动,靠资源驱动,资源要素的贡献还是比较大。这种方式虽然是这个阶段很难回避的,但是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前的生态环境总体上是令人担忧的。

加快转型发展

“关于西部地区未来的产业调整,还是需要提出一些更切实际,更深入的建议。”孙久文告诉记者,西部的工业化任务还是很重的,经济转型更多的不在于二、三产业之间关系的转型,而在于第二产业内部的一些转型。当前,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的产业太多,未来转型要逐步限制一些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

孙久文说,从现在全国的承接转移来看,中部地区做得相对好一些,国家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也比较重视,几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都是在中部地区开始做的。他建议,西部地区应通过产业转移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过去的现代制造业,结合西部开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

探寻西部地区的转型和发展路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琦表示,西部发展需要全面的、新的转型,包括制度的改革与转型。他特别提到,西部要实施“绿色减贫战略”。所谓绿色减贫,是一个低碳的扶贫方式和可持续的扶贫方式,是符合西部发展战略的。

“绿色减贫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多维扶贫理念,对西部减贫更加有效。”张琦告诉记者,我们以前说开发是扶贫,里面如果延续以前的一些发展方式,那么就可能对国家、对整体的环境造成破坏。绿色减贫就是在这个基础的提升,从输血变成造血。

构建新工业转型架构

围绕“西部地区的结构调整与转型”这一主题,蓝皮书在西部地区构建新的工业转型架构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蓝皮书指出,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开拓和做强优势特色工业,将特色优势工业建设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同时,我国西部地区的很多城市拥有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例如,拥有水电站设备和重型机械制造雄厚实力的四川,大型机床制造体系的云南、重庆与宁夏,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完善的陕西、重庆、贵州与四川等省区市,其装备制造业均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蓝皮书建议,西部地区须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数字智能输变电设备、钻井专用设备、高端机床制造、大型工程机械、智能仪器仪表等,形成以包头、宝鸡、西安、兰州、成都、重庆和贵阳等为中心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生产与研发的国家级基地。在推动现代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有序承接东部和国外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构建西部地区新的工业转型的基本结构框架。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