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自落户珠海以来,积极响应“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通过自主研发多种港口机械、工程船舶等符合“三高一特”产业体系布局的海洋装备产品,力争为珠海发展乃至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做出更多贡献。
10月29日,三一领导梁稳根、唐修国来到了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主基地,详细询问了主基地技改投资方案及施工建设进度,并给予“珠海产业园投资理性、务实,体现了创业者的心态”的中肯评价。梁稳根深信,三一海洋重工建成投产后,一定能立足于珠海、放眼世界,依托广东的改革之利、市场之利、沿海之利,实现三一在海工领域新突破。
三一港机蓝色梦想扬帆起航
三一自主研发的大港机设备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珠海产业园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未来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对任何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而言,蓝色深海都是资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三一海洋重工将根基深扎于南海之滨——珠海,是三一走向海工领域的重要起点之一。
11月3日,三一港机董事长黎中银接受了《三一集团》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珠海产业园基地建设的最新进展及未来投资规划。他谈到,大力发展海洋技术装备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将在海洋油气田建设、海上油气开采、海洋工程装备造船和各种配套设备等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产业进步,这是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借此契机,以珠海产业园作为三一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三一海洋重工将承担起开拓全球新业务的战略使命,着力将珠海产业园打造成三一走向蓝色深海的桥头堡。
珠海产业园
一期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投资建设稳步推进
自去年4月,三一海洋重工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三一港机董事长黎中银说,三一之所以选择珠海,主要是看中珠海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决心和交通便利、岸线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另外,珠海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战略,与三一集团的海洋重工战略不谋而合。三一选择珠海,可以说是选择了“天时、地利、人和”。
目前,珠海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各项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预计2015年春节前建成投产。据介绍,珠海产业园建设指挥部采用现场办公的形式,时刻坚守施工现场,并借鉴董办复盘模式,设立特检组,对各关键环节实施自我复盘,确保业务合规性。截至10月20日,厂房工程2000多条管桩已基本施工完成。
基建指挥部指挥长王志强说:“为了保证了方案的可靠性与评标的公正性,珠海产业园技改招标在集团内首次严格执行两段式招标,邀请了70余家认证供方进行技术交流。涂装线、焊接线与行车技术方案的确定与技术评标时,还邀请了该领域的集团首席专家给予指导。”
谈到三一在珠海的投资规划,黎中银告诉记者,未来,三一集团计划用3-5年时间将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建设成为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的园区。并在10年内,达到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总产值超500亿元,实现“3+1+1”业务板块规模化生产。届时,海洋工程装备作为继三一进入能源装备领域后,开展的第二大新业务板块。
港机“新常态”
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价值链一体化
近期,在第三季度经营工作会议上,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提到:“中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三一港机将如何根据“新常态”实现经营的再平衡,黎中银对此进行了一番新的思索。
他认为,三一进军海洋装备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三一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产品体系,已完全具备了混凝土机械、挖掘机、起重机等成套设备解决方案。在珠海产业园码头建成后,将具备的五万吨吞吐量,这意味着三一会成为一家拥有码头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为“工程机械上甲板,能源装备下海洋”创造了必要条件。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而言,物流链畅通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一直以来,三一港机以“降低物流成本”为己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成套技术和客户差异化进行改进和提升,并开发智能化码头管理技术,为降低物流成本而不懈努力。
在国内物流机械领域,三一港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5%-70%,稳居行业鳌头。随着三一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深化,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也成为企业增值途径之一。
“三一港机通过不断改进物流成套机械设备,利用智能化管理技术把公路、航空、水路三大运输网络串联起来,可以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黎中银说,“同时,凭借广东地区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三一港机采取国际化、差异化、服务转型策略,逐步实现价值链一体化,这将成为三一港机转型跨越的‘新常态’。”(谌耘)
做三一海洋梦的第一批开拓者
100多个日日夜夜,珠海港机总经理兼珠海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志强率领团队扎根工地,坚守在施工现场,每天都在烟尘遮天的工地里进进出出。王志强说:“刚到这里来时,主基地周围还是一片荒芜,如今看到竖起的一排排钢柱,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目前,厂房完成桩基施工和大部分土建施工,正在吊装钢结构;码头已基本完成海上桩基施工,正进行海面梁板施工;宿舍完成全部主体工程,食堂完成钢结构工程……各个项目顺利推进,让王志强时刻紧绷的心得以暂时舒缓,他感叹道:“各个项目能顺利推进,与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珠海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团队艰苦卓绝的努力密不可分。”
王志强说,珠海产业园临近南海,地基系填海而成,自然条件特殊,需进行软基处理。此前,集团与珠海项目团队均缺乏软基处理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学习、边咨询、边建设。
为了让全体人员摸熟、摸透业务,项目指挥部专门组织全员学习了集团最新的基建、技改、监理与招标制度,并邀请码头建设、软基处理与法律实务等行业专家现场培训。在王志强的手机里,他时刻关注着指挥部、厂房、码头、宿舍食堂以及涂装线、焊接线6个微信群。王志强说:“每天大家都会在群里反馈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问题能及时沟通、即时解决。”
目前珠海港机主要生产岸桥、场桥和门座,均为大型结构件。为此,珠海产业园规划建设了一条自动化岸桥生产线,尚属行业首创。在技改规划、投资方面项目指挥部都格外谨慎,经过8家船厂、17家钢结构厂的前期考察,进行了13轮技改总体规划评审,方案才得以确定。
尤其是码头方案设计,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通过标杆研究、第三方咨询、艰苦谈判,最终实现了节省造价6000余万元,相比周边码头,造价更低、质量更好、工期更短,并且实现了投入使用的实用性和未来扩张的延续性“双重特性”。
王志强说:“珠海产业园码头建成后,既可以有效解决大港机产品出运以及杂货出运,还可以进行工程船舶舾装,同时停靠3艘1000吨-20000吨船舶,未来还可以升级成为10万吨船舶码头,为三一集团‘工程机械上甲板,能源装备下海洋’的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王志强记忆犹新的是,在桩基施工期间,指挥部成员每天早上5:30出门,晚上21点回家,这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轨迹。特别是基建工程部部长李建清,坚持“三现主义”工作方法,每天巡检工地各个角落,他笑着说:“每半个月我就可以穿破一双工作鞋。”
管桩施工作为一项牢固地基的隐蔽工程十分重要。为了确保管桩过程质量可控,在每根桩基施工时,指挥部24小时对每一根桩实施旁站、拍照。尤其是监理部部长吴鹏飞,在带领监理部旁站的同时,还详细记录了管桩配桩、送桩情况。就这样,在基建档案里,仅2000多条管桩的施工照片就有上万张。
所有的努力都等待到工程验收完工的那一刻,王志强心里明白,珠海产业园建设对于政府、对于三一,对于港机的战略意义,这里的脚步一刻也不能放慢,必须坚定踏实地走下去。他说:“作为三一海洋梦的第一批开拓者,能够亲身投入到珠海产业园建设,是我的骄傲。”
正面吊正在吊运集装箱
广泛运用于码头的三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三一生产的门座式起重机高效节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