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数据,2013年,我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制造行业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4%,超过新加坡,名列韩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工装备制造国,订单总额约为77亿元,同年全球订单总额约为524亿元。2014年上半年,中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达到32%,订单总额79.1亿美元,超过韩国,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制造行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全球市场突破,与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就政策支持来看,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如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6项支持政策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对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大大利好。再如,近几年国务院相继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和广东国家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大大促进了海工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其次,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际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但各国都出台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发展逐步回升,经济环境不断改善。国内方面,虽然2013-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低于2012年同期,但仍旧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再次,从油气勘探开发的支出来看,国际方面,2010-2013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支出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速均高于11%,2013年,支出额约为6820亿美元。据巴克莱银行分析,2014年全球勘探和开发支出将达到近7230亿美元,同比增长6.1%。而从全球的石油资源来看,陆上可挖掘的潜力已比较有限,海上石油已成为世界石油产量新增量的主要来源。这也就意味着,全球油气勘探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都将用于海洋油气开发。这无疑利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内方面,2005年以来,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额逐年增长,2013年达到381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3.68%,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增速。而我国一批陆上主力油田相继进入衰退期和高含水期,东部油区年石油产量递减;西部油区虽石油产量持续增长,但受自然条件和投资所限,也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产。最近5年,中国陆上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基本在1%左右,大大低于石油消费的年均增长率6%。相对的,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1012m3,合计油当量约375亿吨,占全国石油总储量的30%以上,而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率仅为18.5%,天然气开发率仅为9.2%,未来勘采潜力巨大。随着我国深水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必将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
如上种种,都预示着未来我国海洋钻采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目前,从全球范围看,大多数的钻井平台都建造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及第二次石油危机附近。自升式钻井平台船龄超过20年的占比64%以上;半潜式钻井平台船龄超过20年的占比61%;钻井船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占比22%。根据历史情况,钻采平台使用生命25-30年左右,这样就有很大一部分设备需要更新替换,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而随着海洋油气开采逐步被各国城府所重视,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的新增市场需求空间也极为广阔。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2014-2020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规模将达近3900亿美元。假设期间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延续2014年趋势且略有波动,为34%(中性估计),则中国所面对的海工市场为1326亿美元;假设期间中国的年均市场占有率上升至40%(乐观估计),则2014-2020年中国所面对的海工市场为1560亿美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