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创新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近几年,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中国经济在控制系统性风险前提下将长期面对调结构、微刺激、稳增长的新常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经受“临界冷却速度”淬火式巨变,市场萎缩近半,重压空前面。
在行业持续低迷中,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深耕工程机械主业,强化经营转型、突破高端技术、扎根全球布局,在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实现超越和崛起。全球协同研发系统的战略布局,尖端研发平台助力技术登顶,立足自主创新使“中国制造”不断升级为“中国创造”。
尖端研发平台助力登顶 徐工自主创新升级中国“创造”
建一流实验研发平台 主攻前沿高端技术
徐工集团的核心研发机构——徐工研究院,承载着徐工集团技术领先、自主创新的重任,五大中心、九大实验室的研究院本部体系全面完善,搭建成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实验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实验研究平台,已成为国内外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研发的核心基地。
走进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徐工研究院,绿树掩映中的一排排建筑既大气又透着神秘,这就是徐工集团承担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研发的核心基地——徐工研究院实验中心。
近日,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实验中心(徐工研究院实验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获得了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认可证书,徐工研究院实验中心9个实验室146个检测项目获得认可,认可范围涵盖工程机械及相关零部件、汽车及相关零部件、液压元件、环境试验、石油产品、金属材料等6大领域。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多边承认协议(MRA)成员,得到签署互认协议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认。徐工研究院实验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着实验室能力达到了CNAS-CL01(ISO/IEC 17025: 2005)认可准则的要求,具备了通过认可范围检测服务的能力,表明徐工集团的研发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持续增加创新投入,落实研发费用、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持续引领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徐工研究院实验中心将服务于全行业、服务于社会,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能力,促进民族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突破。
全球协同研发 打造技术国际名片
为赶超世界工程机械尖端技术,徐工集团推进实施国际化世界级战略,面向国际科技制高点,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研发平台建设,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相继建立了上海、南京等国内研发中心,欧洲、美国等外部研究中心,从设施环境、人才资源、交流渠道等多维度为研发体系高效运作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
全球协同研发战略使徐工集团充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再通过自主创新,使国产工程机械在技术和质量上大幅提升。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当地的市场环境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使中国工程机械产品顺利进入当地市场。
徐工集团的核心研发机构研究院正在逐渐成为国际一流研发平台、世界级知识型企业,形成世界级影响力,逐渐成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徐工的科技创新,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正在贡献出一个与全球接轨、来自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国际品牌。
核心技术突破 创新驱动稳扎稳打
创新是多方面的,而技术创新是原点,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创新,从而促进产业创新。徐工集团的技术研发以质量优先为重点,增强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不断深入绿色节能、科技智能、超高性能、高效全能等领域深入研究,突破了众多行业难题,贡献了诸多行业首创的应用技术。并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加强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研究,突破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瓶颈。同时,以高端技术为目标,推动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企业。
高端方面,企业正在开展高端液压阀、主泵和马达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力争实现成套液压系统自主化配套。高端液压阀通过主机考核,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重大突破。环保方面,徐工振动噪声研究在控制噪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机型的驾驶室司机位置噪声达到75 dB(A)以下,机外发射噪声水平优于欧盟CE认证噪声限值2-3dB(A),减少噪声污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欧洲及北美市场得到充分认可。而这,只是徐工技术成果中的小小缩影。
徐工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已经逐步从靠较高的性价比吸引客户,发展到主要靠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工程机械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竞争质量,提高了中国的品牌价值。
发挥关键主体作用 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实现技术的珠峰登顶,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世界的“一席之地”,每一步须付出十倍百倍的辛劳,任务十分艰巨。而且,创新驱动,不仅仅只是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还包括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还有“双引擎”构建中的大量创新活动等。
徐工集团以人为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集聚培育高新技术人才队伍,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人才、以全面的保障尊重人才,不断创造舞台,提供全方位培养及成长的机会,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在研究院形成了一支以博士为学科带头人、以硕士员工为中坚力量,团结、高效、富有使命感的工作团队,实现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不断释放。同时不断融合外部智力资源,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重大研究课题的不断突破,逐步扩大在行业重要技术变革、重点产品创新中的专家影响力和价值贡献,在中国机械行业中树立专家地位,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步一步攀登创新驱动的珠峰。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工业的脊梁,徐工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重要一员,面对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勇于担当、敢于创造,”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始终高度关注自主创新,带领徐工发扬理性、实干、严谨、精进的“新工业精神”,从独辟灌顶式创新思路到全球对标赶超,从领军国内企业到建树海外,徐工用创新驱动装备业进步的国之砝码,稳扎稳打铸造产业抱负,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和不竭的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绽放傲人的“中国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