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均每周新生两个机器人公司的速度相比,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速度一点也不落后。从最北端的黑龙江,到南端的广东,机器人产业园在近几年内呈现出“遍地开花”态势。
根据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销量比重17.5%,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摩拳擦掌”,纷纷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意图在工业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
地方政府的转型梦
里面的人在折腾,外面的人拼命想进去折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也称,全国产业园数目已经超过35个。
在机器人企业人士眼里,地方政府如此热衷机器人产业园,并不是因为这个产业能够立刻带来效益,而是出于转型的需要。
“我们到各地考察,一听是做机器人的,政府会十分热情。”该人士说。这句话的背后,是很多地方政府规划出来的土地,很多都闲置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就这样,机器人承载着政府转型的需要,被奉若上宾。
而事实上,国内很多机器人企业利润微薄。“很多企业是靠补贴生存。”上述人士说。
哈工大凭借其研究上的优势,在今年1月份刚刚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该集团将配合黑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黑龙江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早在去年9月,黑龙江省就专题调研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化工作,同年11月,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组建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工作。
机器人产业,被当做是黑龙江省新兴产业的一个典型,近两年在黑龙江异军突起,在全省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路途上,宛如一个转型升级的领舞者。黑龙江如此迫切的原因在于该省今年一季度GDP总量2561亿元,增速全国倒数第四。
在中部省份,湖南长沙市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将于今年实施,将助推长沙市雨花区打造百亿机器人产业园。该计划中称,未来三年长沙市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明确提出以雨花经济开发区为主,兼顾其他工业园区。
按照当地政府的描述,该区力争三年达到100亿元机器人产业规模。
还有更大的手笔出现。2013年10月底,重庆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机器人之都”进行量化,提出:到2020年,重庆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机器人之都”框架之下,重庆规划了两江新区工业机器人和配套功能区、璧山工业园特种机器人功能区,江津双福工业园服务机器人功能区。
在最南方的深圳,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向银星集团颁授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牌匾,这标志着深圳市首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正式落户龙华新区。
这些承载着地方政府转型梦想的机器人产业园就这样被推上了舞台。
掣肘: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一家外资机器人企业经理宋先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有点“大跃进”的感觉。
更危险的在后面,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曾表示,2014年机器人行业是“企业热、政府热、全民热”。不过,曲道奎表示,怎样避免低水平质量重复等问题,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智慧。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已经提出每台机器人补贴8万元的具体措施,有的城市要求机器人产业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甚至1500亿元。
于此相对应的是,一位专家表示,中国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35家,其中内资企业26家,2013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量均小于500台,2013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仅2000台。
一家国产机器人企业负责人透露,一台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共包括三项: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其中减速器完全需要依赖进口,而控制系统和伺服电机,国内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但适用机器人的范围还较为有限。由于国内生产企业产能低,产量小,因此在进口零部件时,价格要比那些进货量大的厂商贵,成本高。
“即便是有产业园,国内企业零部件也跟不上,很多要依赖于进口,国内机器人企业不少成为了集成商,就是因为没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配套能力。”该负责人说。
即便如此,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RII)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份《洛阳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出台,到年底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全国各地至少有超过15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机器人发展规划或“机器换人”政策。
更令人恐惧的是,GR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已经超过35个,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3万亩,到2020年,全国机器人产业规划投资额已超过5000亿元。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的调研显示,重庆、天津、上海、河南洛阳、郑州、江苏常州、南京、张家港、昆山、徐州、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沈抚新城、湖北武汉、襄阳、安徽芜湖、河北唐山、山东青岛、潍坊、湖南郴州、长沙、浏阳、广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广西柳州、浙江杭州、丽水、四川成都、江西九江、山西太原、晋城、陕西西安等36个城市都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对象。
一位部委官员曾担忧地表示,一个未成熟的产业很可能会遇到产能过剩的困扰。
模式解读
东北:我国最早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区
东北是国内老工业基地,是最早从事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主要企业包括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哈尔滨博时自动化设备公司等,其中,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新松公司是我国机器人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占据了国产工业机器人1/3的市场份额。
在哈尔滨,依托哈南工业新城规划辟建了3平方公里机器人产业园区。在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区,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让人啧啧称奇,服务机器人在这里很快将实现量产。辽宁的沈抚新城机器人产业基地,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京津冀:技术支撑的特色机器人产业基地
京津冀地区因其技术优势,机器人产业也有所发展。代表企业包括北京紫光、艾捷默、远大超人、拓博尔等,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品和服务。
天津市支持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机器人产业作为河北省唐山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一批包括唐山松下、开元等龙头企业。唐山高新区焊接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富有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长三角:依托制造业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地,也是重要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集聚地。主要企业有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公司等。
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从布局来看,浦东和宝山有可能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未来上海将立足机器人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两个环节,至2015年达到200亿元的规模。机器人产业是昆山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2012年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到2015年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类产品完整产业链,年产值200亿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