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10年内将赶超德日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5-05-20 09:26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苏彬(化名)明显感觉到,当下的机器人产业热得有些不正常。这位有着超30年从业史的机器人老兵,在他退休后,重新打量这个常常与智能、高端、前沿等字眼相伴的产业。他说,“机器人要发展,关键是应用,技术应用配套一

苏彬(化名)明显感觉到,当下的机器人产业热得有些不正常。这位有着超30年从业史的机器人老兵,在他退休后,重新打量这个常常与智能、高端、前沿等字眼相伴的产业。他说,“机器人要发展,关键是应用,技术应用配套一定要跟上”。

苏彬的这个认识,是有故事背景的。在一次展览会上,他带去了公司生产的六轴并联机器人,但遭到了冷遇。“开始还引来了20多张订单,但全泡汤了,因为缺少应用工程设计,国内没有产线的技术储备。”他如是回忆。

生意场上的尴尬不止发生在苏彬身上,也不仅出现在机器人领域,小到芯片、大到高端装备,中国的制造业在与国外竞争对手较量中,也总给人留下“大而不强”的话柄。

现在,当“十二五规划”走入收官之年,在2015年的5月份,一个更长远、更系统,志在解决掉中国制造难题的行动已经开始。

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个被视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一个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已经明确,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其中,在已经明确的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中,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

中国的主管部门已形成高度共识,并决定用至少十年的时间来改变长期被动的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参与此次编制工作的主角之一,在它的官方网站,罕见的以7篇长文对这一行动纲领作出了详细解读。

工信部认为,《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笔者注意到,提出这个愿景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业、服务业以及互联网经济正迅猛发展,中国制造行业却接连不景气,企业发展困境重重,甚至伴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经济“去制造业”隐现。

单从过去的成绩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以2013年为例,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成绩还不足以让人雀跃。

根据工信部披露,目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其中,2013年,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5%,进口额超过了原油,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比例不足5%,仅仅是发达国家比例的1/4。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截至去年底,国内已有7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很多属于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这些企业包括均胜电子、林州重机、上海机电、秦川机床等。保守估计,目前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

苏彬和他的伙伴们对这种情况深有了解。一位机器人企业管理层曾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机器人产业虽然很热,但真正的机器人企业并不多,很多是玩机器人概念,“这些企业上机器人项目,其实是在变相地圈国家的钱,这帮人不会把心思放在产业发展上”。

除了关键核心技术“不给力”,我们的产品由于档次不高,也常被冠以质量低劣的恶名,成为国外通报召回名单里的常客。以玩具生产为例,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实施一年来,欧盟RAPEX通报、召回中国大陆制造、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产品共498起,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国大陆产玩具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欧盟RAPEX通报/召回。

工信部认为,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也很不相称。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4.3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1.07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但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仅36家,领军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另一现状。

梳理发现,由于过去发展方式粗放,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其中,像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但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新产能仍以10%的幅度递增。与之相比,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许多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向服务转型的程度和效果。

除了上述三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等,也摆在了中国制造业的面前,成为中国必须想办法解决的“拦路虎”。

工信部分析,在长期粗放发展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质,即在每一个产业中都必须向上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否则,庞大的产业大军将拥挤在低洼地中,面临“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制造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信部称。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