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服务业将助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5-06-30 09:5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对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并实现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对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并实现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对于生产服务业助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重要作用时,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胡春力指出,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导着全球生产网络和产品价值链,获取了超额经济利益。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国外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促进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长期、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此,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就需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制造业技术创新与生产服务业相生相依

胡春力指出,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显示,伴随着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进步,一些专门的设计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管理公司(包括各种管理软件的开发)、会计事务所应运而生,最终形成制造业技术创新与生产服务业之间相生相依、互相促进的内生循环机制。

胡春力认为,近年来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了由卖设备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有些企业开展了产品远程全寿命监控、在线诊断等售后服务业务,制造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与国际知名大企业相比,我国在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从国外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业化”的经验来看,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能够创新出专有的、垄断性技术。长期历史数据表明,在传统机电产品领域,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的服务性销售额中,一半以上来自包括技术转让费、专利费、生产许可证在内的技术服务收入。其他服务业务,如产品售前售后服务、其他服务业的收入只占到较少部分。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服务的收入则占全部服务性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传统机电企业,还是信息技术企业,在收取的技术转让费当中,出售专用嵌入式软件、控制软件的收入占到了相当大的份额。

这些企业的历史数据还显示,在技术革新周期上升阶段,和企业刚刚发布新的专有的时期,即技术寿命的前期,由新技术带动的服务性收入增长最快、占销售收入总额的份额最大,证实了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服务性业务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比之下,我国制造业由于大多数企业不设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己的专有技术,无法通过出售技术、专利等技术服务业务增加销售收入。这样就把国内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业化”的主要途径、最大源头放弃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积极开展售前的项目集成、售后的“产品全寿命”服务等业务,大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企业服务性收入过低、服务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

在发达国家的生产服务业(扣除金融业)快速增长、其比重超过制造业的时间段,正是工业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两次大战之间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是因为,从供给方面看,长期、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分工深化和生产迂回化,也就是说,为了应对主机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需要,在产品设计、材料、工艺、设备等各个环节不断衍生出高度专业化、专门研发新材料、新配套件、新控制软件、新设备的新专业,规模扩大以后形成新行业,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加之大企业普遍推行“扁平化管理”,促使这些专门技术服务业务独立,面向整个市场,实行社会化经营,由此诱发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要重视发展工业用信息技术服务业

胡春力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由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严重滞后,产品引进所造成国内技术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由外国企业供给,从总体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量数据显示,在技术服务业,支撑全行业增长的主导因素是为制造业提供配套信息产品的服务。尤其是嵌入式软件、控制软件的外包服务,已经成为技术服务乃至生产性服务业当中增长最为迅速的行业。当前,在低档轿车上要配置30-50个电控单元,而高档轿车要配置70-100个电控单元,与之配套的软件需要1亿条指令代码,相比之下,波音787客机只需要650万条,美国的F-35战斗机为570万条。每条指令代码的成本为10美元,也就是说,一款高级轿车的软件技术服务费高达10亿美元。最近的许多研究报告都指出,在信息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出现了软件成本超过硬件成本份额的趋势。可见,即便从单纯扩大生产服务业规模的角度考虑,也要认真重视发展我国自己的工业用信息技术服务业。

同时,这些大趋势也促使我们要认真思考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战略选择问题。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一直把发展信息产业的重点放在信息传输领域,而工业产品的信息技术,包括控制系统、电控单元、伺服系统等决定工业整体水平的信息产品,研发能力很弱。工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瓶颈不突破,材质、加工精度工艺水平就无法提高,不但制造业走向中高端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发展技术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的基础。

《中国制造2025》已经把制造业实现创新发展作为主题,把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作为战略重点,相信在这个大环境下,能够形成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机制,从根本上为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出坚实的基础条件。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