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九月,大地丰收。9月26日早上天刚亮,河南周口沈丘县付井镇,千台东方红拖拉机组成的秋收车队,就开始浩浩荡荡的驶向全国各地,正式拉开今年秋收序幕。这是每年秋收时节,中国广袤土地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此之前,各地农民已经掀起了购买东方红拖拉机的热潮。除了在东北、西北、中原等传统农业区域热销,今年东方红拖拉机在南方市场也供不应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拖引领中国农业装备新一轮转型升级的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今年已经累计销售数千台。
1955年到2015年,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履带拖拉机、第一台八挡小轮拖、第一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第一台动力换挡拖拉机均出自中国一拖。秉承“出第一的产品,育第一的人才,创第一的业绩”的核心价值观,一拖先后三次搭建中国农机技术平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追求卓越:装备中国农业现代化
8月份,中国一拖动力换挡拖拉机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表明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已经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这无疑是中国一拖60岁生日的最好礼物。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是中国一拖60年的不懈追求。
1955年10月1日,同样是丰收季节,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破土动工。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披红戴花,在锣鼓声中,隆隆地开下了生产线,中国一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拖拉机的历史,开启中国“耕地不用牛”的新时代。计划经济时期,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全国60%以上机耕地的作业。
3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型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一拖人率先深入农村进行市场调研,并迅速推出中国第一台八挡小四轮,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独特路径。农忙时耕地,农闲时跑运输,东方红小四轮成就了无数农村“万元户”,让无数农家实现了致富梦。
对以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己任的中国一拖来说,小四轮不能代表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中国一拖的积极推动下,1985年6月7日,中国和意大利拖拉机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一拖担纲,引进意大利菲亚特大轮拖产品技术。
在当时,无论是中国农机行业的配套能力,还是中国农民的购买力,都不足以支撑这项产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中国一拖即使是处于由计划到市场的“迷茫期”,依然没有放弃对这项代表未来方向的产品技术进行持续投入。直到几乎20年后的2004年,东方红大轮拖年销量突破一万台。由此,中国一拖第二次搭建了中国的拖拉机产品技术平台。今天,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大部分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其技术都源于中国一拖20年的努力。
但中国一拖并没有就此止步,瞄准21世纪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向,2004年,中国一拖开始涉足动力换挡技术的研发。经过一系列认真扎实的考察和调研,一拖开始与多家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合作,联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世界主流技术同步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和之前的整机引进不同,此次中国一拖选择了“联合开发”模式。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最先和最后实施的产品概念设计,以及对样机功能试验定型,由海外研发机构在国外实施,但核心的产品理念来自中国一拖,中间的生产环节也由一拖自主完成,其中的每一张图纸,每一个零件,都由一拖人自己完成。
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2014年,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成系列地推向市场,并受到用户好评,成功实现商业化。正是因为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去年到今年,在农机行业竞争日益白刃化的背景下,中国一拖仍然保持了主销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更是不断创造销量记录。
农机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民族品牌不能抓住时机迅速掌握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整个中国农机市场必将被国际巨头攻占。”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说,以护航国家粮食安全为使命,中国一拖致力于用世界主流技术武装中国农业机械化,打造国产高端自主装备,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国际化:在全球价值链上整合资源
8月5日凌晨5点,随着最后一台东方红大轮拖缓缓驶进船舱,“晨歌”号货轮迎着朝阳离开青岛黄岛港,起航前往古巴。中国一拖古巴项目的两批共587台大中轮拖全部发运。由于后期还有订单,一时间,许多媒体人士调侃,“东方红”大有“占领”古巴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早在1992年,中国一拖就开始以出口非洲为起点,运作国际贸易业务,中国一拖也由此成为最早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以非洲为起点,中国一拖不但进军南美、东欧、西亚、中亚市场,而且积极挺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完成了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
但中国一拖的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在国外推销产品,而是以国际化思路和全球化视野进行资源配置。
2008年和国机集团重组后,中国一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始终保持与美国、英国、奥地利的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合作,快速消化集成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近年来,一拖有效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和制造资源,并加大了对资本、人才、市场等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
2011年春,中国一拖成功收购意大利ARGO集团旗下的法国Mc鄄Cormick工厂,并更名为一拖(法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机工业收购世界级农机企业的第一例。这次收购不但使一拖扩大国内高端拖拉机的市场份额,还能快速进入法国及欧洲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产品。
完成收购后,中国一拖第一时间派出研发团队,在一拖法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法国公司传动系产品和中国一拖总部的拖拉机配套。
“国际化是必须的,若不主动,必将被边缘化。”赵剡水说,现在全球一盘棋,若固守本土,阵地必将被蚕食,因此一拖必须强力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的资源配置。
2015年5月12日,在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元首的见证下,6家中资企业正式成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的首批入园企业,其中中国一拖榜上有名。这为一拖推进国际化战略又注入一支“兴奋剂”。
“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作为首批入园企业的入场券,中国一拖不仅可享受到‘十免十减半’的优惠政策,还将通过在科技研发、市场战略、制造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推动我们位于东欧地区的研发中心不断成长壮大。”赵剡水告诉笔者。同时,它也将成为带动一拖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
从1955年在洛阳打下拖拉机厂的第一根桩开始,中国农机工业走过的60年历程,也是中国一拖的60年历程。如今,在全球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一拖正在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向着“卓越的全球农业装备供应商”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创新之路:追求与用户零距离
“就要东方红LY1104了。”今年4月16日,江苏省邳州市墨河镇用户王光伟通过中国一拖e购商城买下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这是中国一拖开通e购商城平台后实现的首台实销。
随着东方红e购商城的上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拦截终端用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和销售模式,同时,还创新了中国一拖与用户新的“交流”模式。将来,可以想到的画面是:用户拿着手机就能找到最近的东方红品牌店;无论用户在哪儿作业,都能知道最近的东方红产品维修站。
去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推广应用,“互联网思维”成为传统产业谋求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成为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然而,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在探索“互联网+”时,常常简化为“+互联网”,以为“互联网+”就是开通线上销售渠道,或者增加一个线上宣传窗口。著名学者吴晓波就指出,“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企业和消费者零距离。
中国一拖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近年来,中国一拖在不断完善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启动了一系列工作,千方百计的拉近企业和用户、社会公众以及合作伙伴的距离。
早在2008年,中国一拖就开始筹建“东方红新农村俱乐部”,通过各种手段,为“东方红拖拉机”的“粉丝”搭建沟通平台,并定期组织会员到企业参观访问。
2011年,中国一拖在新建成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基础上,开放生产线,推出“东方红工业旅游”,向用户以及社会公众开放“后厨”,至今已累计接待上百万观众到企业参观。
这些举措为中国一拖拉进与用户距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12年8月8日,中国一拖旗下的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并上市交易,一拖成为“H+A”上市公司。上市当天,一拖股份创造了多项交易记录,这自然和一拖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2013年底,根据“东方红新农村俱乐部”会员提出“一拖能否建立备配件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议,一拖立即启动这项工作,并于2014年9月完成平台初步建设。在这个平台上,东方红拖拉机用户不仅能查到配件资料,还可以直接下单。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和调整,一拖备配件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营,备配件涵盖了一拖所有型号的东方红拖拉机。
2014年,一拖开始策划“客户工厂体验计划”,组织各地的意向用户和“东方红新农村俱乐部”会员到一拖洛阳总部,体验“东方红工业旅游”,试乘试驾东方红拖拉机产品,与一拖员工联谊、座谈。体验过的用户纷纷表示,零距离接触一拖,感到非常震撼,也对东方红产品更加有信心。许多用户当场就要订车。
从东方红e购商城上线,到一拖阿里巴巴旗舰店,以及微信平台的搭建,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中国一拖从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全方位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拖曾被称为“三十年一贯制”,以至于实行市场经济后,企业一时面临困惑和迷茫,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拖逐步找到了适应市场的方式和方法,那就是“一切围绕用户”。如今,“互联网+”让一拖有了与客户零距离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必将开启中国一拖新一轮创新发展之路。
2015年,在喜庆建厂60年后,中国一拖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和国际化战略,将开启又一个“甲子”,再创新的辉煌。(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