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鞍大原油管道青云河顶管工程正在进行竖井施工,这是管道局在国内承建的第二条泥水加压平衡式顶管穿越工程。至此,被管道人称为过江龙的盾构机,累计掘进隧道已超过2.4万米。回顾管道局盾构员工驾驭过江龙的进步过程,可以更深刻体会一个道理——技术可以引进,而技术能力不能引进,唯有踏踏实实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在国内外盾构非开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引进初期诊治“洋盾构”水土不服
2002年,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管道局决定从德国引进盾构施工技术,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管道四公司。
盾构机开始掘进后,以刘广仁为首的几名大学生,借助精通英语的优势,白天跟着“洋专家”满工地跑,协调盾构施工掘进;晚上拿着从“洋专家”那拷贝来的英文资料,对照盾构机图纸深入学习。
2003年11月10日,盾构机掘进到838米时,遇到卵石层,刀盘被卵石卡住一停就是38天。那段日子里,高频率的进舱出舱,大家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到了极限。长江设计院的一位权威人士摇头说:“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你们要是能打通隧道,那可真是个奇迹。”
2003年12月9日,技术人员询问德国海瑞克公司请来的盾构专家Keith怎么办时,一向温和的Keith无可奈何地摇头,语气也变了:“我主要是技术指导,方案还得你们拿。”在场的人当时都愣住了:连老外都没招了。
面对挑战,盾构人的心目中始终坚信“攻坚克难,战则必胜”。攻坚克难靠什么?靠科技,靠创新。
盾构人利用设备自身优势,配置百余种泥浆配比,利用填充物控制进渣量,减少坍塌,并连续多天进入高压舱奋战,最终攻克了德国专家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让这台“洋盾构”彻底适应了中国环境。
2004年4月20日,全长1400米的宜昌长江盾构隧道顺利贯通,盾构技术成功运用于管道施工建设,打造了“中国石油第一盾”品牌。
突破封锁“洋盾构”装上“中国芯”
2005年,承担首个工程掘进的盾构设备,要再去湖北黄石“服役”,但由于穿越地质不同,这台盾构机要进行适应性改造。然而设备配件全是进口货,国内没有,进口周期都在6个月左右。为了技术保密,德国公司只给了一本使用手册,所有配件都是一串数字的订货编号,根本没有详细参数。
外国公司漫天要价,仅盾构机刀盘改造费用就高达千万。“这种被‘洋专家’牵着鼻子走,‘洋配件’一统天下,盾构施工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项目经理李胜新坚定地说。
国产化改造,这个大胆的想法第一次被深刻地印在盾构人心里。他们首先从盾构刀具开始,在国内订制完成并通过了“破坏性”试验。在黄石长江盾构工程中,他们先安装上两把国产刀,进行了100米试掘进,工作人员进舱检查后发现,国产刀具磨损量小于进口刀具,刀具国产化研究实现了“零”的突破。
凭借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管道局盾构人在广东LNG珠江盾构、川气东送长江盾构、金陵石化长江盾构工程中,攻克了带压进舱修复最大磨损量达60毫米的大刀盘,首次在卵石层中带压更换刀盘主轴承密封、0.65兆帕超高水压下盾构掘进等技术难题,创造了国内隧道卵石层掘进长度、国内小盾构泥岩层单月累计掘进320米两项纪录,盾构机刀具、液压、电器等配件实现国产化,给进口的“洋盾构”装上了强劲的“中国芯”。
坚持创新“草根”也能成为“明星”
进入2009年后,管道局盾构项目从消化吸收和技术攻关,迈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员工围绕如何减少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能发起技术攻关,他们跑现场、查资料、搞实验、做分析,创新创效热情持续高涨。
“这劲头,跟从前不一样。”盾构业务负责人常喜平说,“改革创新在盾构项目是老传统,但在过去都是管理技术人员主抓,基本上属于自拉自唱。而现在,则是项目负责人亲自挂帅,全员齐奏‘交响乐’,只要有好点子,‘草根’也能成为‘明星’。”
在盾构项目,因需求而生的创新,无处不在。
从最初购买第一台机器谈判时连提啥问题都不知道,到如今拥有工法、课题、技术革新、专利等成果126项,基层群众性技术创新400余项,盾构机的生产商德国海瑞克公司售后人员现场观摩后,直呼“不可思议”。
德国人卖给他们第一台机器时说,这设备你们穿越两条江就得废了。
结果当这台设备顺利穿过第六条江,还依然没有任何问题时,德国人惊讶了:“真是没想到!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盾构人回答:不停地创新。在技术上让“洋专家”信服的同时,也激发了中国石油盾构人新的思考。他们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发展道路,将更多的技术创新变成专利,更好地服务国家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