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欧美日国家工程机械行业的利润构成中,新设备贡献比例不到20%,维修服务贡献率却占据半壁江山,此外,配件环节、租赁等业务以及二手设备贡献率也十分突出。以此对比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不难发现,中国工程机械后市场实乃一片新蓝海,对这一领域进行深耕,有望改善企业盈利模式,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曾说过,发展工程机械后市场必须围绕服务(维修及保养)、配件、租赁、二手机和再制造这五大部分进行深耕。纵观当前行业形势,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注意到,领军企业们其实已经在上述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首先,服务自不待言,这是关乎工程机械企业生存大计的基本配置。
近年来,各企业纷纷围绕强化服务下功夫,诸如“万里行”为类的用户走访几乎各家都在实施。当然,要谈服务首推必然是三一,其“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标准令大多同行只能仰望。2015年,三一重机服务万里行继续实施,自2010年至今,三一已累计投入一万五千名服务人员、八千余辆服务车,对全国约13万台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巡检,累计行程达4,600万公里,足以绕地球500多圈。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徐工的“一带一路”海外服务行。2015年,徐工在丝路沿线20个国家开展行业内首个大型“一带一路”服务系列活动,以沿线20国三包期内产品为主,走访产品覆盖起重、铲运、道路、挖机、混凝土、基础、随车、南汽各工厂产品近10000台,覆盖率达53.7%。由国内走向海外,徐工用“心服务”培育海外竞争新优势,打造海外品牌“新形象”。
其次,服务之外,后市场另一个比较容易切入的领域便要属配件了。
2015年11月10日,约翰迪尔中国西南区零件库启动运营仪式在四川成都青白江区成功举办,这是约翰迪尔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专门为工程机械售后零件服务仓库,它占地1070平方米,目前拥有1800种零件共4000库位。在进入西南市场仅一年便建立零件库,此举足可体现约翰迪尔对西南市场的重视,它将实现售后服务在中国西南云贵川渝四大省市的全地域覆盖,未来将为中国西南区用户带来朝发夕至的超快捷售后零件服务,有效提升中国西南区用户的售后服务体验。
2015年仅是约翰迪尔工程机械进驻中国的第四年,但她对后市场的布局却实现了日新月异的进展。至于本土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每家企业都在重金完善配件仓库,比如柳工建立起了占地6.3万多平方米的配件中心,仓库3万平方米,货位6.5万多个,配件物料数据13万种,实物库存近6万种,配件品种覆盖了柳工全系列产品。
再次,便要谈到二手机与租赁。
21-sun编辑了解到,徐工、柳工等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均加强了二手设备销售与租赁业务。资料显示,从年初到6月26日,徐工轮式起重机实现盘活二手资源58台,销售金额突破亿元大关,较去年上半年增加24台,销售金额与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5%;与此同时,徐工实行了租赁业务,其二手车的租赁业务主要针对300吨及以上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对不具备超大吨位产品购买能力的用户,可进行产品租赁,充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柳工也启动了全球范围内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等。二手设备业务拓宽了柳工渠道体系内的标杆代理商业务,代理商可以通过二手设备跨国经营租赁,积极参与到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的国际业务中,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代理商以及柳工的运营压力得到相应缓解。
最后,是再制造业务。
谈到再制造,国际巨头卡特彼勒显然拥有更多经验。从2005年进入上海,在临港设立卡特彼勒中国再制造中心,经过十年的发展,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工厂不仅为卡特彼勒在亚太乃至全球的客户在维修、更换、升级设备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且再制造对经济和环境都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益。卡特彼勒负责可持续发展、工装机具与再制造事业部的全球副总裁葛瑞德表示:“再制造是卡特彼勒全球业务模式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保障客户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拥有最低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卡特彼勒将不断拓展再制造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另一巨头斗山的再制造事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10月,斗山再制造事业开始筹备,2011年1月,再制造发动机、喷射泵批量生产并销售,2012年10月,主泵、行走装置、回转马达开始再制造,2014年6月,再制造工厂扩建,先进设备补充。斗山再制造事业一步一个台阶,现在已达到年再制造发动机350台,液压件300台,结构件150台的事业规模,占地面积场地1.3万平方米,成为斗山又一新事业发展的亮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势之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们也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再制造业务发展。如今年10月9日,总投资2亿元的三一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项目正式落户浏阳制造产业基地,该项目投产后,主要业务范畴为三一工程机械和配件的销售、租赁及相关售后服务;工程机械整机和零部件再制造的销售与售后服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