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车仪式,并随“雪龙”号出征南极,加盟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它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装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
这款极地全地形车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可适应雪地、沙漠、山地、滩涂等多种地形,最高行驶时速60公里,水中行进时速5公里,还可跨越0.6米高的垂直障碍和1.5米宽的壕沟,并能在40摄氏度至零下41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全地形车被誉为南极科学考察的“重器”。在南极海冰运输、雪地运送、冰盖科考、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适用于南极的全地形车科技含量高,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
据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总裁吕黔介绍,我国首款极地全地形车是全天候的水陆两用多功能车,可在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各种复杂地形行驶,最高行驶速度达60公里/小时,水中行进速度5公里/小时,还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并能在-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在-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
目前,我国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已经过2万多公里国产化测试,配备了低排放发动机、驱动散热系统,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对功率、发热、排放等进行实时控制;主机电子控制系统还会将主机运行情况及数据,通过互联网从南极传回公司,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一个多月的海上跋涉后,极地全地形车终于抵达南极中山站,开始了极地运输工作。据该项目的现场执行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曹黔华介绍,自12月6日抵达中山站以来,极地全地形车实地试验总行程已超过1000公里,多次往返于中山站与10公里外的内陆出发基地之间,并曾深入南极内陆近40公里,经过砂石路面、大爬坡等多重考验,表现出较强的通过性,已经达到在极地环境下实际使用的要求。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孙波表示,国产极地全地形车的加盟,将满足中山站周边地区的物资人员运输、科学考察、应急救援等多项功能需求。
“我们也希望,通过南极这个最佳试验场,推动更多国产‘科考重器’挺进南极,从而产生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孙波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