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同行 诚信同心 以精益质量奠基登顶之路
“质量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宏观思考,从细处入手,与时俱进,不断检验企业运行的成熟度和可持续发展力。”这是徐工道路质量安环部质量体系建设主管宋利的座右铭。“全国注册质量工程师(中级)”、“徐工集团内审专家组成员”、“全国建机协会QC小组评委”……10余个荣誉称号见证他对质量事业的孜孜以求。从事质量管理工作8 年,他带领团队优化流程制度30 余项,成功实施橡胶件、电气件等质量审计20 余项,梳理汇编了徐工集团近三年质量案例1032 项,总结提炼了质量管理体系薄弱环节11 项,为徐工道路机械品质的持续提升注入了强大驱动力。
徐工道路质量安环部质量体系建设主管宋利
聚焦精益化 非同寻常的“1号文”
2012年底,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应运而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3年质量精品工程实施纲要》伴着新年的瑞雪冉新鲜出炉,精品、精致、极致的质量“三步走”战略,为徐工道路指明了质量建设新方向。而宋利为整个过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连续通宵查阅资料,吃饭睡觉时仍然想着细节要点,大年初二将讨论措施深化落地……宋利开玩笑说,那时的日子就像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匆匆消逝,似乎忘却了时间的存在。诚如宋利所言,时光就像流星,但是“1号文”这颗流星石破惊天,光耀无穷。在他努力下,201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精品工程的实施意见》、2015年《质量精致工程实施纲要》相继出台,为事业部质量“三步走”战略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宋利的策划下,建立了“谁策划谁负责、谁干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一把手负全责”的质量责任制,完成对《质量责任管理规定》的修订,重新起草修订了《质量、服务保证协议》,将质量管理和供方约束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逐一完善补充。2013年全年,宋利组织开展产品评价数10余次,覆盖到徐工道路四大主机产品的30余种型号,收集改进建议项150余项,重新修订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统一了不合格品处理要求,优化后的流程运行第一个月,不需要组织评审,直接现场评审处理的事件数量占比82.64%,大大提高了整车下线及时率,提升了不合格品评审的工作效率。
志补短板 强化持续 坚定“授人以渔”
宋利作为事业部首批被授予的质量管理内训师,积极参与到了员工培训方案制定和培训实施中。自事业部成立以来,宋利完成对管理干部、工段长、检验员、一线员工骨干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培训共计1194人次,先后编制了《质量管理体系简明教程》、《质量战略与工程》等7项教程,形成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手册》等4项知识管理成果,实现了对事业部全体主管以上领导干部的宣贯和普及。
为鼓励基层QC活动的开展,宋利策划组织事业部QC活动的发表工作。2013以来,共有10项QC成果获全国成果发表特等奖、一等奖和优等奖。作为全国建机行业QC评委,他积极推动基层QC活动的组织和开展,10余项基层QC活动和质量优秀班组斩获国家级荣誉。2015年,被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行业分会授予全国QC活动及质量信得过班组评审专家评委,并作为徐工集团代表在2015年全国建机与电梯行业QC小组大会上作了优秀企业经验交流。
以质量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他带领团队完成产品质量提升和细节改进1000余项,使产品反馈率同比下降35%,平均首次无故障时间延长100小时,产品总体满意度从事业部成立初期的88.72%提升至92.83 %。在他组织下,事业部建立了一支涵盖57名内审员、具备国军标审核资质的专业队伍,促进了质量体系的不断持续改进。今年7月,他临危受命,担负起解放军某部大批量装备订单的招标文件编写。一夜夜的挑灯苦战,他早已习以为常,最终促成了事业部110余台套、总金额4000余万元的高性能军品压路机大单,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品质·创新”日 打响行业质量会战第一枪
“质量工作不仅是一场攻坚战,还是一场刺刀见红的白刃战,构建良好的质量文化、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至关重要。”。2015年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徐工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企业的质量工作也必须有新定位、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作为。2015年,宋利主导策划设立了行业首个4·25“品质·创新”日,他结合徐工道路“五为”文化和自己数年来的质量工作经验,确立了“质量同行 诚信同心”的主题,并承担了活动日的相关策划工作。由于时间紧迫,担子异常沉重,活动策划一次次被讨论、推翻、征集意见、再确立、再讨论……4月25日如期到来,会议全面部署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重点工作,相继发布了徐工道路《干部质量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质量标兵及红黑榜评定规定》和“我为质量代言”——员工岗位质量准则等,营造了浓厚的创新为先、质量为信的企业文化氛围,得到了行业和集团的认可。
“世界级的企业必然有世界级的品质,我们迎来了很好的时代,徐工一定代表中国工程机械攀登珠峰之巅。”对于未来,宋利憧憬万千,相信他必将会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地将精益质量进行到底,为徐工产业的“珠峰登顶”铺就坚实可靠的质量大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