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5+26+24=128,这看似普通的一组数字组合,对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清运队生产二科科长董春晖而言,却是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他和他弟弟奉献给环卫事业的年数总和。从过去的一把扫帚到如今的各种机械设备,他们一家见证了几十年间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
1月10日傍晚,董春晖正在擦拭扫雪车的示廓灯
从人力车到专业清扫车
去年12月10日的那场暴雪,让乌鲁木齐仿佛进入了白色的童话世界。当许多人正享受着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时,42岁的董春晖却奋战在清雪现场。
为保证机械车辆的清扫效果,董春晖和同事们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等每天所有车辆完成清扫工作回到车场后,董春晖还要组织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检修,及时清理缝隙中的垃圾,确保车辆正常运转。
在董春晖的家里,有一张珍藏的照片,那是他们一大家子的全家福。从父亲董兆杨和母亲周俊英到自己和弟弟,再到孙辈,三代10多口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十分温馨。
因为父亲董兆杨和母亲周俊英上世纪60年代从事的就是环卫清运工作,这个家也就与环卫工作有了不解之缘。
从人力车、马车、三轮车、卡车,再到专业的清扫车,近五十年间,一家两代人见证了环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在董春晖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哪儿脏就往哪儿去的人,但他还是喜欢跟着父亲出门。“因为父亲是个驾驶员,有车坐。母亲是技术工,维修车辆的。”董春晖笑着说。
“驾驶员听起来是个技术工种,实际上啥都得干,扫大街、运垃圾、掏粪……”董兆杨回忆,那时候的乌鲁木齐基本为土路,到西虹路基本就是郊区了。垃圾靠人力车和马车清运,倾倒至城外;而粪便则会被运至现今的西山、六道湾附近,晒干后作为肥料。“卡车拉运垃圾是到上世纪60年代末才有的。”
董春晖正在更换小型滑移机的雨刮器片
父子两代投身环卫事业
在董春晖眼中,从一堆堆垃圾中就能看到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过去的垃圾几乎是清一色的炉渣,因为家家户户都舍不得扔东西,能用的都用了。”董春晖说,“现在垃圾变得五花八门:煤渣渐渐没了,饭盒、塑料袋、饮料软包装大大增加,甚至有旧电器和旧家具……这说明我们这座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
董春晖告诉笔者,他1993年从部队退伍后加入到环卫队伍中,成为一名环卫机械车辆的驾驶员。自此,他从一名垃圾装卸工开始干起,先后做过挖掘机驾驶员、洒水车司机,直到现在的生产二科科长。参加工作的这二十多年间,也恰巧是环卫机械设备快速发展的时期。
董春晖说父亲的性格内向,上班时只是埋头工作,从三轮车到卡车,修理起来样样精通,一直工作到2003年退休。现在虽退休在家,但老人总惦记着清运队。“我每次回家探望时,父亲总会在一旁询问:又引进什么新式车辆了?有什么新的功能?”
在父亲眼里,儿子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看着儿子捧回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证书,董兆杨和老伴既自豪又心疼,打电话时总是嘱咐说:“你也不小了,得注意点身体!”
其实,在这个环卫世家里,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能手。比董春晖小两岁的弟弟董育涛在城市公共设施应急抢险队工作。他主要开重型车辆,夏季洒水,冬季扫雪,还要担负大型市政公共设施的应急处置工作,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
“机械伙伴”阵容越来越强
清扫车、洒水车、除冰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市不断加大对环卫机械化的投入,董春晖的“机械伙伴”也越来越多。
从购置第一台机械清扫车,到后来的清扫车清扫、洒水车冲洗、人工辅助保洁的新型作业方式,清扫道路、运输垃圾的效率更高了。
沙区环卫清运队队长郭新军介绍,目前沙区各种环卫作业车辆已达到400多辆,道路机械化作业率从2000年的30%提升至目前的80%,环卫作业效率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更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有好几台美国和瑞士的专用设备,不认真学习根本就发挥不了机器的性能!”郭新军说,每周驾驶员都会集中培训。
对此,董春晖一有空就要钻研业务,不断研究改进机械车辆。仅他自己就装订了四大本新型车辆的档案,里面详细记载了注意事项、维修要点等等。
与父辈一样,董春晖所追求的就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环境的清洁与美丽。“每当听到人们赞叹城市环境卫生变得比以前更干净时,我觉得特别高兴和自豪!”他说。
令董春晖欣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环卫工人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从当初身穿肥大的蓝色识别服,到如今橙色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和安全标志服,款式更人性化,更安全了;环卫工人还有了早餐补助、意外保险等福利待遇,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乌鲁木齐越来越美,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关注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董春晖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