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好“十三五”及2016年工业发展,安徽省16个市认真贯彻中央和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工信部工作会议及省经信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和制定“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和2016年工作安排,并抓紧实施。
明确目标任务
合肥市工业近年发展很快,2015年该市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居全省首位。“十三五”期间,合肥市提出工业增加值将继续保持8%以上增长,规划到2020年达3000亿元以上。蚌埠市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工业优先与引领战略,推动工业全面重返和引领全省第一方阵。
阜阳市在“十二五”期间工业增速多次居全省首位,“十三五”期间确定目标是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是“十二五”末的4.1倍。
淮南市提出,“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将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非煤电产业销售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占工业比重达50%。
安庆市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化率达52%。
滁州市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冲刺6000亿元目标,努力冲刺并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池州市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0家、亿元以上企业3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0家,加快向制造强市迈进。
马鞍山市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每年新增中小企业2000户,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
着力产业调整
实现目标任务,措施是保证。为实现“十三五”工业发展目标,各市都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措施并谋划工程项目。
合肥市提出着力推进工业“五化”,即优势产业国际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创业创新常态化。
淮北市针对资源型产业较强的特点,提出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厚植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之路,打造“四个一流”即国内产业规模一流、产业链完整性一流、装备水平一流、绿色循环发展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亳州市根据产业基础,提出要抓好八大支柱产业,即现代中药、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白酒饮料、汽车、装备制造、煤化工、新能源。
宿州市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打造四个基地,即煤电能源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鞋业服装基地。
六安市提出推动工业五个转变,即进一步转向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绿色低碳型、智能融合型、生产服务型转变。
芜湖市提出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生产服务业为支撑,形成工业新格局。
宣城市提出将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及汽车、新材料、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和生产服务业两大新兴产业,实现城市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同步融合发展。
铜陵市提出构建“一核三圈”产业生态体系,“一核”即新材料;三圈即基础资源型产业群、精深延伸型产业群、融合新兴型产业群,形成铜陵特色优势的产业森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