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一大类重大工程包中,生态环保、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这三个重大工程包内的专项项目已经悉数开工。而按照今年预算内投资的60%将在一季度完成的时间表,三月份或将有千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落地。
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增长成为我国今年主基调,而投资无疑是稳增长的主力。年初发改委发文,今年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关键作用,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许昆林此前表示,当下仍然应该“理直气壮”地谈投资。据了解,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5000亿元中,60%将在一季度下达,其余的也将在上半年基本下达完毕。而今年前两月中央投资项目已完成1509亿元,也就是说,在3月份,还将有千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落地。
此外,据《经济参考报》消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目前正在国家发改委的推进下制定,这一意见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鉴于过去多年来基建投资已经高歌猛进,市场担心中国基建投资空间有限。此前,中信证券分析师张文朗撰文分析,我国基建还有多大发展空间。张文朗分析认为,中国基建资本存量过去20多年来尽管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增速,但与发达国家比,仍然差距很大。铁路、机场基建、管道、水利、通信等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从质量方面看,我国基建总体上也比较落后,改善空间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大干快上,拔苗助长,中国基建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不完全是供应跟不上,部分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从而导致需求不足。由此张文朗建议,在基建融资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未来基建投资应主要看基建需求增长速度。
此外,在地方投资具体执行方面,去年中央政府很多政策下发到地方,尽管有国务院的督查、审计署的审计,由于地方执行问题,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创下了多年新低。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批评地方“不作为”“拖沓”等现象,“不得敷衍了事”。有分析认为,一些部委或地方官员之所以选择性执行中央政令,是因为这些政策影响到了自身利益,当下的行政部门需要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无论如何,处长们花一年多的时间来“把关”中央的既定政策,这样的现象不能继续下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