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肯定是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实体经济现代化,则建立在产业工人队伍的现代化上。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现状就是产业工人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卡住了。”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许宝成说。
许宝成说,广义上的中国产业工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二是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前者是由农入工,后者是由学入工。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相同之处则在于在某种程度上都缺乏长期、正规、系统的职业教育规划。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许宝成认为,都要从加强职业教育入手。
在农民工培训上,要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这需要从政府、社会和用人企业三方面入手。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东部优于西部,沿海好于内地,大量的产业工人既相对分散又相对聚集,既相对流动又相对固定,往往是今年在这,明年在那。因此政府和社会一方面应提供相对固定的培训场地和培训力量,按需、按行业进行集中培训。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解决产业工人的医疗、就业等异地、异企的转结问题。而企业要做的是完善产业工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保证工人的工资、福利,不要随意辞退、更换工人。
在职业院校毕业学生的培训上,要扭转观念、加大招生数量、强化师资力量。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比高等教育要低人一等,导致职业院校陷入家庭不愿送、孩子不愿上、企业不愿要的“三难”境地。据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高职、中专、技校数量近3000所,当年招收学生370多万,学校的数量、学生的数量还远远不足。因此,大力增加中专技校的数量、增强中专技校的办学力量、扩大中专技校的招生比例,最终将此纳入同义务教育并轨的教育体系,是解决批量培育产业工人的一条捷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