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的新面孔: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4-25 11:51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我感到体内有一种沉睡了许久的凶猛,正在醒来。” 在朋友圈发出这条微信时,李檀已经在奔赴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信息”)的路上了。

“我感到体内有一种沉睡了许久的凶猛,正在醒来。”

在朋友圈发出这条微信时,李檀已经在奔赴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信息”)的路上了。

徐工信息公司总经理张启亮在SAP论坛做重要分享

刚满32岁的他,已带领一支团队成功创业。而在公司被一央企收购时,他却放弃了包括30万支股票在内的一切,加入了徐工信息,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

“我是一个事业型经理人”,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明晰,“我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想与一帮有意思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于是,在选择了与自己“气质契合”的徐工信息后,下午4点到达公司的李檀5点即召开团队会议,迅速切入了工作状态。

徐工信息,这家企业究竟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气质”?作为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老大徐工集团里孵化出的年轻IT企业,它又为徐工集团呈现出了一种怎样的新面孔?

厚积薄发 名门之后

2014年7月1日,适值党的93岁生日,在徐工集团原来的信息化部门基础上,徐工信息公司宣告成立,致力于为各细分行业的用户提供涵盖智能制造、物联网、咨询实施等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徐工信息发展迅猛。还不到两年,这家公司就已成为徐工集团人均贡献度最高、盈利能力最强、增长速度最快的子公司了。

2015年,这个仅有100多人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利润率接近30%,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亿元。

报出这些数字的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无疑是骄傲更是底气十足的。作为徐工集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长和现今最年轻的总经理,1979年出生的他,正意气风发地带领着徐工信息极速前进。

“虽然年轻,但我们可不是一穷二白,”张启亮笑言。脱胎于徐工集团信息化部门,徐工信息拥有26年装备制造业大型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经验,以及徐工起重机、徐工装载机、徐工混凝土机械、徐工挖掘机和徐工汽车五大智能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经验,还有着过千条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独有的经验和优势,让我们既懂生产制造,又懂管理,还懂IT技术,当然要更受客户青睐了!”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调取5万多家制造企业为样本,了解其两化融合的实施情况。其中,实现了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企业占50%,综合集成的占30%,全价值链的占10%,最终达到创新突破的仅有3%,而徐工集团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领先于行业的优势,使得徐工信息获誉众多: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成员单位;2015年成为全国惟一一家成功斩获“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优秀管理咨询服务机构”、“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优秀解决方案”两项大奖的企业。

徐工节拍拉动式现代化装配线

此外,该公司还是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江苏省智能车间认定标准等国家级标准的制定者,亦被中国信息化协会评为“最佳解决方案服务商”,并获全国智能制造发展联盟授予“智能制造年度优秀示范解决方案”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咨询实施上,徐工信息也实现了从甲方到乙方的完美蜕变,从SAP的灯塔客户,一跃成为SAP公司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2015年10月30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与德国SAP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强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式迈向工业4.0时代。而SAP甚至还希望将徐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成功案例推广。

在微软Dynamics2016第一财年1季度的伙伴沟通会上,徐工信息的业务一鸣惊人,初试啼声就跻身销售排行榜的前三名,引得其它合作伙伴纷纷侧目。

因此,厚积薄发,在徐工集团这个巨人肩上高举高打,打造各细分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是李檀为徐工信息设定的营销战略,亦是徐工信息吸引他的重要原因。

2016年1月,徐工信息公司骨干团队合影

布局物联网 酝酿“徐工指数”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

依托国家2010年授予的工程机械物联网应用研发中心,徐工信息成立了物联网研发中心,建立了专业的软硬件产品研发、运维团队,并凭借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独特理解,将物联网在工程机械行业里最简单的车载信息终端应用,拓展至了覆盖基础业务流程、面向不同对象、深度契合行业需求的各种物联网平台。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大型、多设备协同作业的繁忙施工场景:施工管理员轻点智能手机,将当日的施工方案导入客户物联网系统,指令快速传输,各个设备调整作业计划、作业工具、施工位置和作业路线,开始繁忙有序地施工;当管理员欲满意离去时,其中一台设备发出故障预警,讯息快速并同步传递至徐工服务工程师和管理员,并为后者展示解决方案,待其做出选择后,数据中心协助预警设备实施版本升级和故障自动恢复,瞬间,预警设备重新投入施工,客户也收到完美的运营情况统计报表。

这早已不是“想象”。借助徐工信息的物联网技术,这种施工场景已成为了现实———其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已经具备了实时定位、轨迹跟踪、状态监控、远程控制、异常预警、故障报警、工况采集、远程升级等诸多功能。同时,由于在业内第一家实施了物联网信息终端海外认证工作,徐工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适时看见远在南美巴西、东南亚、缅甸、老挝等国家和地区的车辆实时运行情况。

也就是说,借助各种物联网软件平台的支撑,徐工可有效监控其分散于全球各地的设备,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以及人与人的互联互通,真正做到了全球服务的“零距离”。

而这种智能终端,分别适用于工程机械、环卫设备、电梯设备、机场设备以及出租车等移动终端。其正在开发的适用于机床行业的智能终端,也将打破人与系统、系统与设备的技术壁垒,实现人与机床的直接通讯。“只有在重大领域实现突破,才能最终实现工业4.0。”张启亮强调说。

随着物联网在虚拟现场、产品智能化、定制化能力打造以及后市场空间拓展、二手设备交易平台等领域的应用,徐工信息正在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由从前分散、被动的售后服务模式,逐步转变为一体化、主动的、预防性的、专业化售后服务模式,并逐步改变甚至颠覆现有的商务模式。

“我们都知道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里有着不同的厂商和品牌,比如徐工产品、卡特产品、小松产品……这些品牌就好比是一堵‘围墙’,我们现在的竞争还在‘围墙’内;未来,我们将通过物联网推倒‘围墙’,让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互联互通,打造以生产厂、供应商、代理商等参与的全新的商务模式,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大市场竞争格局!”对此,徐工信息物联网发展部副部长郭辉信心十足。在他看来,若物联网发展不能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大胆创新,就没有了发展前景,若不能在行业契合度上继续深化,就没有了发展动力。

除了推动行业转变,徐工信息还借助物联网,深挖大数据,以拓展商务增值。“大数据分析就是在现有睡眠数据的基础上,把具有潜在应用和价值的信息挖掘和展示出来,形成符合增值应用的支撑工具。”在张启亮眼里,工程机械行业的大数据无疑一座待挖的藏宝洞。

通过挖掘产品研发、行情分析、市场营销、融资租赁、物流监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大数据,不但可帮助主机厂实现精准营销、智能风控、可视化物流和预防性维护等,还可助客户进行精细化施工、机群管理、在线电商等。

而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工程机械设备的开工率,直接反映着每个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此,以“引领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未来”为己任的徐工信息,亦有自己的长远打算。“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基于此,我们计划在未来推出自己的、可以媲美‘小松指数’的‘徐工指数’。”张启亮透露说。

智能制造抢夺制高点

“客户想预订徐工的产品,或需要成套的徐工解决方案,只需要三个步骤:徐工电商平台、ERP系统、MES系统。通过电商平台提出个性化定制需要,通过ERP系统形成生产订单,通过MES系统查看生产进度、调度物流运输。整个过程没有人员参与,全部通过数据驱动设备自主完成,5天的时间,徐工的产品就会出现在您的面前。”

这是徐工信息对未来工厂的设计:智能化、网络化和无人化,而这一构想正逐步在徐工集团成为现实。

参观占地600亩的装载机工厂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工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这个名字。基地从建设之初,就定位为行业样板工厂,从生产管控、物料配送、质量检验等方面均制定了智能化方案。进入车间,各生产线井然有序,忙忙碌碌,但工人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等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它们的入驻以及MES系统的实施,不仅提升并保障了产品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有一组对比数据:原来1500人年产1.7万台产品,现在同样的员工可年产4.6万台;原来一台设备20多天才下线,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驶出厂区大门。

一名生产管理人员曾这样评价徐工信息实施的MES系统:“我们以前要整天奔波在办公室与车间,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调度、了解生产状况;现在只要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能通过MES系统了解计划完成情况和物料库存情况,还能够及时地通过系统给操作人员下达指令。从没想过生产还可以这样智能。”

而质量主管梁娟对于MES系统亦是赞不绝口:“我们以前都要打印一个质量记录本,记录下检验结果,然后存放到档案室,这既不方便存储也不方便查找。现在有了MES系统,我们可以在系统上快速录入检验结果,系统自动就能判断是否合格。我们的MES系统还和CRM做了集成,在售后服务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我们也能及时了解到,并在生产中加以重视与改进,这真的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如果不能颠覆式创新,我们就必须走渐进式创新的道路,整合一步步的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创新。”张启亮表示,中国制造业大部分还处于工业2.0~2.5,必须要补课。如果技术水平、管理手段没有跟上,很容易南辕北辙。

“从最早的ERP到后来的MES系统,徐工集团打造了五个各有千秋的智能化工厂。而依托这些最佳实践,徐工信息契合工业互联网趋势,以信息为中心主线,打造了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徐工信息智能制造发展部副部长许建全介绍说,它以MES系统为核心,以传感器和机器人作为两翼支撑,通过实现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而凭借其在该领域的出色表现,徐工信息2015年11月荣膺“全国智能制造优秀解决方案”,并参与起草了江苏省智能车间认定标准和国家工业云标准;还与SAP、西门子、华为等8家单位组成了“中国工业4.0星火小组”成立,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徐工力量。

“未来的工程机械都在线上,服务都在掌上。”张启亮笑着说,徐工集团已经启动了全球物联网系统,“十三五”期间还将打造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全球的统一结算,同时,还将借助“互联网+”,实现全球协同研发、制造,并打造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全力奔赴世界行业前三强,完成“珠峰登顶”。

跨界联合初试锋芒

咨询实施,是徐工信息的战略性业务。

张启亮对它的定位是:总结提炼多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化和经营管理经验,秉持“两个IT融合”的思想,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的两化融合发展路径。

通过贯标业务的迅速发展,徐工信息成为了不同行业跨界联合的桥梁,客户遍布原材料、服装、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医药、航空、军工装备等行业,跨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陕西、湖北8个省市直辖市,认定通过率达到100%!

而在其长长的一串客户名单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红领集团。作为在贯标业务上的第一个合同,它对徐工信息意义非凡。

当时,徐工信息为年收入20多亿元的红领集团做了两项业务:两化融合的咨询和贯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炼与打造。在与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一拍即合、迅速签单后,张启亮带领项目组深入访谈、充分研究,对其内在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并识别出其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持续深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经营战略转型,进而为其打造了“定制化正装产品C2M+O2O商业链一体化业务集成能力”和“基于顾客需求的数字化智能工厂管控能力”。

这个被称为“C2M商业生态”的概念,不但让消费者直接对接制造企业,还通过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实现大规模定制,以满足消费者复杂而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与青岛红领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高度契合,进一步深化了其在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方面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自带光环的“C2M”模式一落地,红领品牌便声名鹊起。从海尔集团,到阿里巴巴,再到万科……一波又一波、络绎不绝的行业领军企业前来“朝圣”,以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两化融合转型升级之路。坊间甚至有一个不完全统计,仅参观门票,一年可以售出几百万元。

除了塑造了引领服装及消费品行业发展的青岛红领外,凭借专业化的贯标咨询服务,徐工信息还打造了陕鼓动力、北京奔驰、奇瑞汽车、兴发化工等多个行业标杆。

“在贯标过程中,与不同行业的跨界交流与碰撞,本身就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尽管出差已成家常便饭,但徐工信息两化融合贯标咨询业务的负责人徐莉萍,非常享受这种跨界联合,而通过提炼不同行业的优秀经验,徐工也收益颇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汽车行业的精益化、模块化、标准化以及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能力,都触动并影响着我们的经销商培训。”张启亮说道。

软件开发小试牛刀

作为“互联网+工程机械”的典型代表,有着“工业品双十”概念的电商平台“路之家”,经过徐工信息8名人员6个月的打造后,于2015年10月10日正式上线。

借鉴汽车行业,“路之家”也为工程机械用户打造了一个强大的虚拟现场: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体验远在天涯海角的场景,并感知、驾驶产品,进行现场作业,甚至接受操作技能培训等;同时,该平台还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根据用户的各种习惯以及在线选择等,为其量身定制专属产品。

此外,更重要的是,“路之家”还打造出了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圈”,它囊括了生厂商、供应商、代理商、客户以及操机手、备品备件、二手设备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客户甚至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活儿干,因为我们会搜集并及时、免费地发布各种施工信息;也可以在这里找司机,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还可以进行二手设备交易,产品报修、备件购买以及各种咨询等。”张启亮介绍道。

由于实现了客户与厂家的直接对接,且坐拥庞大的产品资源、实体支撑以及专家团队,“路之家”上线第一个月,就形成700多条商机,交易额突破300万元。

“目前,徐工信息已研发出了20款完全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获得了76项知识产权,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在徐工信息软件开发部总监邵世龙的眼中,这款完全由徐工信息自主打造与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外,支持多种业务运作模式,打通了企业的物联网信息系统,不但优化了业务流程,最关键的是,改变了工程机械行业原有的组织模式和营销体系。

但作为中国道路机械首家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平台,试水电商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张启亮透露说,今年,覆盖整个徐工集团层面的全新电商平台将会上线,其海外版本也将于下半年推出,而后,平台还将纳入其它企业的产品,逐步成长为行业门户网站,彻底打造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新服务模式。

肩负重托勇者无畏

作为徐工集团惟一一个没有产业边界的产业,徐工信息,不只是一个新兴的利润板块,更是带动传统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创新的重要引擎,和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汹涌大潮冲击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

对内,徐工信息要全力支撑徐工集团国际化、世界级的目标以及“珠峰登顶”的战略;对外,徐工信息则以传承经验、引领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为己任,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此外,它还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积极探索和实践。作为徐工集团旗下第一个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子公司,目前徐工集团持股比例为60%,徐工信息全体职工持股比例为40%。

“体制改革是一座能量巨大的火山,”王民说道,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内生动力,可以极大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下一步,徐工集团的股份还将继续减少。而到“十三五”末,将彻底实现全员持股,真正地做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迄今,外部市场在徐工信息营收中的占比为40%,未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今年其南京分公司即将开始启用,而北京、上海等地的分公司也计划于下半年设立;徐工信息还在计划收购、参股或控股几家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公司,以及芯片公司等,以延长智能制造的产业链;而除了现有的四层小楼,一幢更新的、能容纳更多员工的办公大楼也在计划建设中———徐工信息,正在快速裂变、迅猛成长。

“我们计划‘十三五’实现5亿元销售收入,在2020年或更早时间独立上市,成为徐工集团的第二个上市公司!同时,智能制造进入行业前三名,物联网做到第一名,拥有领先的地位和绝对的话语权。”张启亮很有底气。

来徐工信息考察过六次后义无反顾的李檀亦很有信心,“智能制造是大方向,只今年就会有一个30%的增长”;而强力推进两化融合将徐工信息视为“宠儿”的王民,更是很放心:“里面人才济济,大家都很有积极性,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非常快”。

在享有江苏省第一个工资税全额返还殊荣的“带头大哥”张启亮的掌舵下,徐工信息培养并招揽了一大批熟悉传统制造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懂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52名物联网软硬件产品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占40%,博士占20%,从业经验10年以上专家级人员6人。其中上文提到的郭辉,还获得了2015年徐州经济开发区紧缺型高层次人才资金支持以及江苏省政府双创人才资金支持。

迈进标有“创新创业创未来”核心价值观的办公楼,在徐工信息,记者所见到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着旺盛的斗志。

“公司的节奏太快,我们的组织架构、发展战略已调整了五次,”徐工信息综合管理部部长姜丽萍笑着告诉记者,大家做起事来都是一路小跑,恨不得两脚生风,那种拼命劲儿曾让保洁员目瞪口呆;经常是晚上九、十点了,软件开发部还灯火通明,新技术研发得热火朝天,大家都不肯回家。

“有一次,我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而安排了点休闲项目,竟然有员工主动要求把项目砍掉以节约成本。”说起这个故事,张启亮感慨不已,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也都把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全新中国智造优势视为自己的使命。

在徐工信息,随时可以感受到那种浓厚的理想主义情结,它与底蕴深厚的徐工集团“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使命感一脉相传;同时又可充分享受自在宽松、个性化的文化氛围,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信息化公司固有的特点——责任与理想,厚重与活跃,实现了完美交融。而这,就是徐工的新面孔。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