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用创新定义“中国力量”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5-31 12:01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形势所迫,也是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所在

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形势所迫,也是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所在

这几天,全世界都在倾听中国发力创新的声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三会合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此吹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航标在此划定,创新活力的闸门在此打开。

中国,这个在世界东方耸起的经济增长极,日益改变着世界科技创新的版图。潘建伟院士等人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十大突破之首;将在今年9月建成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比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而在大亚湾地下深处的粒子探测器,则在寻找中微子存在第四种“味道”的可能……英国广播公司在最近的一个报道中这样总结中国的创新:“中国有决心不让任何东西成为拦路虎”。

诠释创新活力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突破,更有创新创业的勃发。随着“滴滴出行”获得苹果公司10亿美元战略投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被称为“独角兽”的创业公司不再是欧美国家的专利;而当华为开始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费,企业技术创新的逆袭正在隐然迎来拐点。“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华盛顿邮报》在经过调查之后如此回答:不是中国GDP的增长,而是北京中关村的一些咖啡店,店里有几十张桌子,每天都挤满了人,喝咖啡,谈创意、创新、创业。

于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正呈现出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故事。外媒也注意到,只担忧中国经济的减速、看不见中国在创新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恐怕是很危险的。“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来自对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可以说,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形势所迫,也是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所在;既是补足科技实力短板的重大任务,也是继续激发创新活力的有力举措。

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需要激活制度资源。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制度创新能够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技术创新的“点火器”。因此,推动科技创新,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比如说,优化基础研究,如果不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如何能让冷板凳留住人?而改革科研经费管理,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才能催生更多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总之,一切阻碍创新的障碍都应排除,一切助长浮躁的做法都应摒弃,科技体制改革做得好,创新就会在适宜的环境中更好地生长。

用创新重新定义“国家力量”,需要涵养创新精神。创新有时候是“寂寞的长跑”,有时候又是“冒险的攀登”,如果没有精神支撑,就难免在长跑中耐不住寂寞、在攀登时顶不住压力。这就需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不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也不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更不能瞎指挥、乱指挥、急功近利。创新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既需要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文化氛围。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又一个“三步走”战略标注的时代,将属于中国的创新者,也将开创中国历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时期。这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所言——“转型之路标志着中国引领世界时代的真正开始。”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