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一煤独大”困局,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山西省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狠抓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发展电动汽车,打造煤—电—车产业链。电动汽车对于煤炭大省山西而言,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面对煤炭产能过剩、电力消纳困难,山西省确立了立足煤电能源优势,发挥汽车产业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煤—电—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从产业链上游看,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有利于消纳山西过剩的煤炭、电力,从而实现通过电能替代有效转化煤电能源优势。对此,山西省经信委副巡视员樊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以公交领域为例,山西仅每年公交更新全部电动化,就可消纳8200多万度电量,节约燃油成本1.3亿元。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都处于起步阶段,这对于我们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是一个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发展甲醇汽车,打造煤—甲醇—车产业链。山西省对甲醇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成立了“山西省甲醇汽车领导小组”。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历任省长都兼任省甲醇汽车领导小组组长。2003~2005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甲醇燃料汽车(M85~M100)示范工程”,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组织了大同云岗汽车公司、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与长治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共55辆M85~M100高比例甲醇公交车进行示范运营并顺利通过验收。课题结束后,长治一运的甲醇公交车一直在运营,后来又增加至70辆。从2008年开始,山西省对“在用车甲醇化改造”实施政策鼓励。奖励措施执行了3年,补贴标准是:大型公交车每辆补贴1万元;小型车第一年改装的补2000元/辆、第二和第三年改装的补贴减半。此后不再补贴,完全市场化。3年下来,山西省境内共计改装了1.6万辆,补贴总额2250万元。2011~2015年,山西省三家“改装”企业的改装总数为126639辆。加上政策执行期中省境内外的改装量,总计超过16万辆。据山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公室统计,仅山西省内的“改装车”消耗的甲醇就达到28.7万吨。这相当于一个中大型甲醇企业的产能。甲醇燃料的消费,既支持了煤炭企业又支持了煤化工企业,一举两得。按改装车的燃料替代比折算,山西省减少汽油的调进和消耗量超过16万吨。除减少了长距离油品运输产生的燃料消耗和排放之外,还增加了就业。综合运行成本降低,社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