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高铁者得天下 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现四种分化趋势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6-02 15:2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出现了四种分化趋势:行政级别、地理区位、高铁以及人口流向导致分化……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

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出现了四种分化趋势:行政级别、地理区位、高铁以及人口流向导致分化……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

课题组通过分析比较港澳台与内地294个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以及港澳与内地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及与理想城市的差距,勾勒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和区域分化现状。

哪些城市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

与2014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6位。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但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重庆、成都、武汉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优势明显。

2015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的十强城市分别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门、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和青岛。

与2014年相比,青岛取代厦门进入可持续竞争力十强城市之列,深圳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势头,超越澳门跻身可持续竞争力十强城市第4位。虽然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赶超,但是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

在可持续竞争力的六大分项里,香港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和全域城市三大指标均位居榜首。与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布较为相似,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仍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十三五”开局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上述三大城市群将继续担当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哪些城市最宜居宜商?

2015年,中国宜居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别为珠海、厦门、舟山、香港、海口、深圳、三亚、温州、苏州和无锡。

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占据4席和3席,环渤海地区无一城市入选,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双双位列中国宜居城市十强。从近三年来全国宜居城市十强分布来看,珠海一直占据榜首位置,厦门和舟山首次进入宜居城市三甲,温州成为宜居城市十强中进步最快的城市。

2015年,中国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别为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杭州 ,基本上为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据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三甲位置,重庆从2014年的第9位跃升至今年的第7位,而杭州则取代南京跻身于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

从城市宜居竞争力与宜商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来看,两者总体上呈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但从宜居和宜商竞争力十强城市来看,只有香港与深圳同时进入了十强之列。

也就是说,中国宜商城市建设最好的十个城市中,其宜居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因此,中国城市特别是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宜居城市建设和宜商城市建设中必须同步推进,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竞争力的区域格局怎样?

从全国六大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变异系数最高,而西北地区的变异系数最低。

也就是说,均值水平越高的区域变异系数也越大。此外,各大区域内部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均小于全国城市间的变异系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距要大于区内城市之间的差距。

从全国各大区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均值比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区域排序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格局不同的是,均值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区,其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却高居全国六大区域之首,并高于全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其他区域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排序依次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

人口流向成为竞争力新风向标

课题组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出现了 四种分化趋势 :

行政级别导致的分化 。 主要体现为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与一般地级市之间的城市竞争力差异,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在资源的吸纳能力上要显著高于一般城市。

地理区位导致的分化 。 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之间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差异明显。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出现了四种分化趋势:行政级别、地理区位、高铁以及人口流向导致分化 。 以“十二五”期间的高速铁路为例,相对于未通高铁的城市,通高铁的城市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上分别要高70%和50%以上。相对于未通高铁的城市,通高铁的城市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上分别要高70%和50%以上。

人口流向导致的分化。 倪鹏飞介绍,特别是在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人口红利逐步丧失的背景下,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差异的一个主要风向标。

通过将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减去户籍人口,再与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拟合可以发现,人口流入地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要显著高于人口流出地城市,并且这种分化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