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成就一座城市的梦想。2012年12月28日,南宁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地铁建设者用激情和汗水,智慧和力量,在这座城市的地下不断创造传奇。
2013年12月8日,南宁地铁1号线建设中的第一台盾构机始发,拉开了1号线全线盾构机施工的大幕。
南宁地铁工程人员在检查隧道盾构质量
尽管困难重重,但地铁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日夜奋战。终于一个个地铁车站先后实现主体封顶,一条条隧道区间相继贯通。
2013年12月8日,南宁地铁工程首台盾构机经调试后,在1号线南湖站地下工作面正式开机掘进。
而2015年9月25日,这一天注定要写进南宁地铁建设史。
这一天,随着地铁1号线白苍岭站—火车站站右线最后1台盾构机顺利吊出,1号线实现了全线“洞通”里程碑节点工程目标。从盾构掘进到实现“洞通”,南宁仅用了21个月工期,比正常工期缩短了半年以上,即使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地铁建设速度相比也毫不逊色。
首条“钻地龙”地下掘进
回首征程,历历在目。2013年12月8日,南宁地铁1号线建设中的首台盾构机在南湖站向金湖广场站始发,拉开了1号线盾构机施工的大幕。
在地下约16米处,多名施工工人站在“钻地龙”上操作着各项设备仪器。随着盾构机的持续运行,源源不断地将泥浆通过传送带运往地面,而盾构机则整体持续向前推进。
2013年12月,南宁本地生产的首台盾构机正式下线
“盾构机外径为6.25米,长81.76米,总重518吨。由刀盘、前盾、中盾、盾尾、拼装机、螺旋机、设备桥架、后备台车等12个部分组成。”中铁一局地铁1号线15标副总工程师石平介绍,盾构机是一种用于软土隧道暗挖施工,具有金属外壳,壳内装有整机以及辅助设备,在其掩护下进行土体开挖、土渣排运、整体推进和管片安装等作业,从而使隧道一次成型的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在轨道工程中主要用于区间隧道的掘进施工。
盾构施工具有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序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是暗挖施工速度的5至8倍、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而1号线首台始发的盾构机是全国第一台专门针对南宁地形而改装研发的掘进机器,由原先的单螺旋结构改进为双螺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安全稳妥起见,盾构的施工进度为每天2至3环,每环为1.5米,一个月下来能掘进300米。最终,首条“钻地龙”于2014年3月顺利到达了金湖广场站。
2014年1月22日,地铁1号线第四台盾构机顺利始发;2014年7月18日民族大学站盾构机向清川站掘进……几年来,南宁地铁1号线在建设中共计投入了24台盾构机进行掘进,也宣告着南宁地铁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大块头”无碍市民生活
盾构机在地下不停掘进,很多市民感到好奇:这些“大块头”需要多少人操作?它在地下会不会“迷路”?盾构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是否有影响?
盾构机“司机”罗涛告诉笔者,每一台盾构机都有一个控制室,这就是控制盾构机的“大脑”,每班有1至2名“司机”通过控制台上的显示屏监控盾构机掘进和排土的情况。盾构机上设置有激光导航系统,如果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盾构机前方的探头能够很快地传回数据,提醒控制人员及时调试。但一般来说误差很小,绝不会出现“迷路”情况。
据介绍,操作盾构机的还有电工、电焊工、管片拼装手、注浆操作人员以及起吊指挥人员等,一个盾构队总共由20余人组成。
重达500多吨的“大块头”在十几米深的地下挖掘,会对地面建筑和附近市民生活带来影响吗?罗涛表示,盾构机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基本不会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及市民生活产生影响,更不会影响地面交通。
但1号线途经大学路、衡阳西路、朝阳路、民族大道等南宁市最繁华的街区和道路,穿越被服厂危旧楼房、友爱居民楼等老旧房屋约288栋,正穿南宁火车站站房及铁路股道14股,下穿可利江、心圩江、相思湖、南湖等南宁市区各重要水系,四线叠加近距离下穿朝阳溪桥,近距离正穿新民路桥桩基,工程施工的外部条件之困难,环境和建构筑物保护要求之高,在全国地铁工程中是少见的。
为确保盾构机安全施工,1号线各个标段都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在隧道及对应的地面建筑物埋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隧道距离建(构)筑物较近时采取注浆加固该建筑物基础的方法确保盾构机在地下通过时建(构)筑物的安全;通过对盾构机掘进时地面、建(构)筑物、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检测数据实测反馈给盾构掘进作业面的操作手,不断调整、优化掘进参数,保持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掘进中及时采取同步注浆和二次补充注浆,充填管片壁后间隙,使管片衬砌尽早更好地支撑地层,控制地层沉陷。
全线“洞通”仅用21个月
作为南宁建设的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总投资约198亿元,自2012年12月28日土建工程正式全面开工建设。
2015年9月25日,白苍岭站—火车站站右线最后一台盾构机顺利吊出,至此,南宁地铁1号线全线实现了“洞通”,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新阶段。
日前,笔者在1号线白苍岭站施工现场看到,车站的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宽敞的候车大厅初现雏形。走下站台层,可以看到区间隧道朝两端延伸,望不到边。
“如果体力充沛,有兴趣在地下漫步的话,现在就可以从西往东穿越南宁市区了。”地铁建设者李师傅打了个比方,“‘洞通’就好像盖房子建到了毛坯的程度,再经过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离入住也就不远了。”
“24台盾构机完成全部地下区间施工,成功完成了近百次的盾构始发和到达,风险控制良好。”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总经理乔书光告诉笔者,1号线于2013年12月正式进入盾构阶段,从盾构掘进到实现“洞通”仅用了21个月工期。相比长沙、南昌等城市同期建设的地铁线路,南宁地铁1号线土建工程建设工期缩短了半年以上时间,即使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地铁建设速度相比也毫不逊色。
据乔书光介绍,“洞通”是地铁建设‘洞通、轨通、电通、车通’四部曲之首,是地铁投运的先决条件。因为地铁运行需要很多系统配合,包括信号系统、轨道系统等,这些系统都需要空间去容纳,这个空间做好了,也就相当于把骨架的东西做好了。“洞通”意味着列车运行空间的土建已经完成,为整个列车运行系统提供了施工条件,后边才有其他节点的成立。
地铁向下,城市向上。地下,地铁建设快速推进。地上,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洞通之后,南宁地铁1号线向轨通、电通、车通的目标迈进,南宁人民距离实现“地铁梦”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