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印度制造的话题不断,也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的比较,甚至有人发问: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全球最受瞩目的崛起大国的发展势头,是否已到了此消彼长的历史转折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02-2003年间在印度尼赫鲁大学的一段访学经历,促使“中印比较”成为她研究脉络上的重要一支。她如何看待印度制造的前景和潜力?记者与她进行了对话。
中印比较的立足点该往哪儿放
解放周一:近来,“印度制造会超过中国制造吗”几成热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沈开艳:这个问题值得关注,要辩证地去看待和讨论。
最近这波热议,让我联想到我从事中印经济比较研究的缘起,也开始思考:这些年来世界已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印两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世界瞩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又该把这些比较和关注,放到怎样一个新的坐标系中去看待和评估。
2002-2003年,我去印度做研究,当时的研究专题并非中印经济比较。直到我完成在尼赫鲁大学的研究回到国内,很多国内经济学者不断地问我,你觉得印度经济会赶上中国吗、印度会发展得比中国好吗?与此同时,一些印度学者也来找我交流中印经济发展问题。他们关心的话题,要么是你们中国现在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要么是,你觉得我们印度能赶上和超过中国吗?这一切,迫使我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的不同表现。
现在想来,那时的语境背后还有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两个国家的学者虽然纷纷开始好奇对方,但一方面,确实是互相了解不深,另一方面,心里对彼此的进展也没有底,很多道听途说的成见占了主流。
但今天的设问,显然已跟十几年前有所不同。问题非常明确,就是直接问:印度制造会超过中国制造吗?
解放周一:您从设问的立足点看到了不同?
沈开艳:是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比如原来问的是,印度经济会超过中国吗?这种“超过”其实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比如增长速度、贸易规模、产业结构等。但现在就是集中问制造业。
这样一来,这个设问里就暗含着两个前提。第一,有些问题不必再问,比如印度的信息产业会超过中国吗?印度的生物制药会超过中国吗?因为答案自明。第二,这个提问暗含着这样一个潜台词:即便中国的制造业非常强大,但印度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来做比较了。
任何提问都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有了一些苗头,才会被提出来。比如《今日印度》最近披露的一组数据说,近几年,印度制造业增长率已经从原先的每年1.7%左右,增长到了如今的每年12.6%左右。这个增长幅度相当明显,很难不被关注。
只讨论谁超过谁太简单
解放周一:印度制造会否超过中国制造,目前学界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沈开艳: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印度制造在短期内不可能超过中国。主要理由是,印度经济总量目前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GDP仅为3000美元左右(而中国是将近8000美元),且印度有非常多的遏止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比如落后的基础设施、糟糕的营商环境、数亿文盲、严苛的劳工法等等。这种观点占大多数。
但有些学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认为这是可能的。理由是,印度的市场规模很大,有大量成长中的中产阶层,这将为其制造业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和消费需求;印度人有熟练运用英语的语言优势,技术人才储备充裕,对欧美专利体系熟稔;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印度有制造业最需要的青年劳动力。
解放周一:但您似乎对上述这些目前已经比较主流的观点并不尽然赞同。您是怎么看的?
沈开艳:我们不妨回看一下这两个国家各自的改革开放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刚出台时,适逢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转移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由于受到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商务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限制,制造业发展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危机,必须寻求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而彼时,占世界人口最大比重、占世界土地面积很大比重的中国正式宣布对外开放,无疑为这些寻求投资去向的制造业资本提供了一个绝佳场所。
那时的中国,不仅拥有着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成本极低、国内市场容量急速扩大、商务成本极低等优势,且尚未在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过分苛求,因此也敞开双臂欢迎外国资本和技术的进入。正是由于这些外资的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得以迅速扩大。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印度是到1991年才真正对外开放的。此时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浪潮已开始席卷全球。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新技术的应用和自由化改革,提高了行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国外市场需求——即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为此,印度更为重视的是服务业。印度的服务业发展首先得益于因特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使得服务业的外包与分工可以分散到全球各处。
而与此同时,印度恰好拥有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和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条件。印度目前有约12亿人口,且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这是印度最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印度的高等教育也很发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明显领先于中国高校。印度精英教育更是为印度培养了一大批通晓英语的国际化管理和科技人才。
综上可知,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比较这两个国家具体走什么道路,并无太大意义,更多要看他们是否在时代机遇面前,迅速找到了机遇同自身比较优势的结合点。以此类推,未来,中印两个国家,在制造业的发展上,也将走出立足于本国基础且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是讨论谁超过谁,太失之于简单,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印度制造的优势和潜力
解放周一:虽然按照普遍的分析,印度制造短期内对中国制造并不构成挑战,但它有没有哪些优势和潜力是中国所没有的,恰好又是我们以后应该重视的?
沈开艳:先说说当下印度发展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吧。
第一,印度现在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这个跟我国已经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了。且印度不仅人口充裕,近十年来,印度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增长非常缓慢,至今每小时不到1美元。
第二,印度制造业从产品设计理念到销售渠道的思维方式,都非常接近欧美高端市场。相较而言,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更固板一些。
第三,印度虽然在一般制造业上根本无法同我国匹敌,但在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端精工领域有非常好的积累和表现。
第四,印度在自主创新能力上更强一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印度在课堂教学中都很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机制有很多自己的优点,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五,在服务外包领域经验丰富,拥有大批国际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什么苹果、华为等一些手机硬件制造商要到印度去,因为他们看中了印度在相关衍生产业上的配套能力和服务优势。
第六,印度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某些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到位,比起中国要好一点。
相较而言,中国的劣势可能不仅反映在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生态环境已容不得半点破坏、本土资本热爱追逐经济泡沫等方面,中国制造现在碰到的最大瓶颈,是管理的方式方法;碰到的最大外部问题,是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
解放周一:可见印度制造的后发力还是很强大的。不知道未来整个世界制造业的版图会否由此发生一些变化?
沈开艳: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接下去的进一步发展都面临着各自的瓶颈与制约。中国的发展瓶颈问题包括不健全、不规范的金融体制以及市场潜规则,政府能否处理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对经济活动过多干预,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等。印度的发展瓶颈包括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与种姓制度,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脆弱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制造业的不发达,数量巨大的文盲和贫困人口,等等。
这些瓶颈主要是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和印度谁先突破了这些瓶颈,谁就能赢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话又说回来。哪怕印度制造上去了,会对中国构成一些压力,但也可能是机遇呢?如果印度可以成为一个更开放的市场,或者拥有更好的基础条件,你也可以去投资,你的潜在市场会更大,整个亚洲市场可能都会被进一步带动起来。
中印间的互相了解还远远不够
解放周一:事实上,印度制造谋求新气象,也给了中国制造一个认识自己的对比样本。在您看来,我们国内的中印比较研究,接下来需要更多关注哪些议题,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沈开艳:总体来说,国内完全专注于印度经济研究的学者还较少。国内学者对印度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国际问题、外交关系、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领域。
这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就是当我们需要真正做出一些客观的比较时,难免会带着一些局限性和固有的偏见,很多印度人研究中国问题时也会这样。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两国之间形成一种冷静、客观的思考与对视。
近年来对中印经济的关注提示我,有一些问题是必须要回答了。比如,从发展质量来看,中印两国都曾是经济水平贫穷低下国家,正在经受着因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利弊考验。国家富裕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了;工业化发展了,但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了;经济发展了,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了;经济现代化指标提高了,但是人文社会发展被忽视了……下一步,怎么补“短板”?
又如,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走了一条传统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以制造业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印度则依靠软件业等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成为“世界办公室”。目前看来,印度似乎在产业结构上更接近西方国家,但回过头来看,印度是否需要补制造业发展的课?印度的“跳跃模式”可持续吗?若能持续关注印度产业政策的演进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脉络,相信也将对中国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