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于6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出席并演讲。
如何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
张燕生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风险点的爆破正在不断发生。第一,全球经济面临着广泛、停滞的风险。第二,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存在熄火的可能。第三,全球资本流动出现了拐点性的变化,新兴市场和对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资本流出,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张燕生强调,要重新认识中国的新常态。“企业的业绩要开始归零,从零点出发,其实新常态意味着新35年的开始”。其认为有三点需要把握。第一,企业要出精品、出效率、出质量。第二,产业结构将从低端转向中高端水平。要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此外,老百姓(49.570,1.14,2.35%)逐渐富裕也成为中国企业的机遇。“老百姓对品质、品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诱导企业转向创新、品质和服务”。“企业如果能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能有未来,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你就是温室里的青蛙,最终会走向死亡”,张燕生称。
国家对当前经济转型的基本判断
第一,经济上主要的问题、矛盾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主要是体现在技术、结构和体制方面。“我估计,要解决供给侧技术进步的障碍、结构转换的障碍和体制变迁的障碍,可能需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如何保证经济不滑出合理区间,就需要若干个、若干组需求管理政策来支撑未来十年的调整,能够保持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第二,当前经济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具体到企业来说,谁等待谁死亡,谁能早调整就能早见效。
第三,解决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方式是深化改革,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法定责任必须为,以及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供给侧改革之下的新变化
第一,创新研发的投入强度开始持续上升。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开始持续上升。第三,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开始持续上升。第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将为企业创造一个转型升级的全新环境和动力。
产能和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合作
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是处于泡沫破灭的前夜,还是去产能的过程中。中国能否躲过产能过剩产生的危机或是经济硬着陆”的问题。张燕生认为,首先转型的过程中,应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为企业创造低税负的环境,创造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企业转型创造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中国今后的发展应该更多依靠内需和消费的增长,这两项不但能够支撑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能够给世界带来需求和新动力”。
第三,牢牢把握“一带一路”蕴含的巨大商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