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8-18 10:0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列入我省省级“十三五”规划编制目录的专项规划,已经厅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列入我省省级“十三五”规划编制目录的专项规划,已经厅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农业厅

2016年8月8日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提升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意见》(浙政办发〔2016〕19号)和《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省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建设,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动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决胜“十三五”农业机械化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装备基础看,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新增各类农业机械装备64.8万台(套),新建钢架大棚、玻璃温室3650.9万平方米,装备应用领域加速向农业全产业、产业全过程拓展,一体复式、精准智能等高端农机装备加快应用,呈现总量进位、结构趋优、质量向好的良好态势。从应用水平看,整体上了一个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8.6个百分点,达73.5%,居南方水稻产区前列;稻麦机烘率达43.2%,居全国前列;大宗茶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自动喂料线覆盖50%大中型规模养猪场;冷藏保鲜库容翻了一番,达250万立方米。从应用主体看,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等农机服务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407家,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农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替代一家一户成为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主力军。从科技支撑看,教学科研单位、农机制造企业、农机应用主体、农机推广机构共同参与创新,农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形成,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高效农机装备不断研发并在生产中得到转化应用。从安全保障看,警农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机免费实地检验机制逐步建立,建成了覆盖32个县、342个乡镇、30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平安农机”示范辐射网,农机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农机事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发展形势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财税政策和扶持措施渐趋完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良。二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深入推进,农业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大,农民群众追求轻松劳动、体面种田、增产增效的愿望愈发强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外部需求更加旺盛。三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启动实施,农机装备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农机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绿色、“互联网+”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既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化、智能化成为农业机械化新的转型增长点。五是依法治国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对农机依法管理、高效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内部发展要求看,短板问题依然存在,发展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一是农机技术进步跟不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农机产品开发与农业生产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依然突出,“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现象较大程度存在。蔬菜瓜果、畜牧水产等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水稻栽植、旱粮生产、油菜收获依然是制约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智能精准、复式作业等高端农机装备应用面比较窄,特别是植保机械较为落后,智慧农机建设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农民生产生活改善要求。农机社会化服务仍然存在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链条不全、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农民群众的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机维修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因维修不及时农机无法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三是农机人才队伍跟不上农机装备发展要求。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不高,难以熟练掌握农机新知识、新技术,农机经营管理、驾驶操作、维修保养等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有机无人用、用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也制约了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四是农业生产条件跟不上机械化作业要求。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比较少,规模化水平偏低造成机械化作业的高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作物品种、农作制度、栽植养殖方式不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种养殖标准化程度偏低。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机耕道路建设滞后,“农机无路走、下田难”问题较为凸显。五是政策措施力度跟不上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虽然力度不小,但局限性比较大,不少浙江有实际需求的高新农机产品尚未纳入补贴范围。省有关政策实施力度有限、范围比较窄,农机科研开发、新产品引进示范、维修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比较缺乏。

二、发展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意见》(浙政办发〔2016〕19号),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要求,立足提高全产业链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强服务”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保障,深入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提高农机装备覆盖率、渗透力和适用性、通用性、共用性,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到2020年,努力实现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区域和领域机械化应用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撑保障水平等“六个水平全面提升”。

——农机装备水平。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新增农机装备50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2400万千瓦。装备结构调整优化,由粮油机械向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由农田作业机械向设施农业装备加快拓展,并向自动化、智能化、舒适型、精准型方向转型。动力机械机具配套比改善提高,大中型动力机械机具配套比达到1:2。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机械设施加快普及应用,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主导产业机械化、设施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其中水稻机械栽植达到35%以上;大宗茶类修剪、采摘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名优茶机制率达95%以上,设施农业面积达400万亩以上。

——重点区域和领域机械化应用水平。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园区)100个、示范基地30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重点薄弱环节加快突破,稻麦烘干、畜禽排泄物清理和大中型规模养猪场自动喂料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0%、50%和80%以上。智慧农机建设取得进展,建成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100个。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服务主体向多样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服务链条全面拓展,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机械使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农民群众机械化作业服务需求。建成示范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300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00个。

——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成省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县40个、示范乡镇400个、示范合作社500个,农机“三率”水平提高5%以上,报废老旧、安全性能差农业机械3万台(套)。农机事故有效防控,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农业机械万台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

——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撑保障水平。农机法规政策更加全面精准,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实施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机和农艺科技协作攻关机制全面建立,建成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100个。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50万人次,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农机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机开发、引进和推广。按照“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填补空白”的原则,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需要的成熟适用农机装备,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引进我省紧缺的农机新产品开展试验示范,主攻水稻栽植、粮食烘干、油菜收获、旱粮生产等粮油产业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果蔬菌茶、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以及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高效设施农业,加快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全面提升主导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以淳安等26县为重点,加大丘陵山区和海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推进力度,努力缩小与平原地区的差距。加大复式作业机械、动力机械配套机具、通用型农机装备推广力度,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完善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积极搭建农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和信息共享平台,引导研发生产“产业亟需、农民急用”的农机产品,增强农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二)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整合农机、农艺科研资源,组建农机农艺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产业融合专家组(库)等有效平台,建立健全农机和农艺科技协作攻关机制。以水稻、油菜、茶叶、蔬菜、畜牧等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重点研发一批适合成熟适用农艺制度的农机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化作业规范,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和种养殖模式,逐步形成良机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依托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机应用主体,积极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应性强的农机装备、农作物新品种、新型农作制度、种养殖模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机耕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推行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模式,改善农机作业条件。

(三) 推进“互联网+农机”发展。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机”发展路径,推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农机建设。重点推进互联网+农机装备应用,引导开发、引进和示范推广农业自动化生产加工流水线、农业物联网设备、农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等智能化装备,建设一批智能温室大棚、智能畜禽养殖场等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逐步推动农业生产由“机器换人”向“机器人换人”提升发展,提高农机作业的高效性、精准性和舒适度。推进互联网+农机管理服务应用,加强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发展远程监控管理、远程技术指导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效能。推进互联网+农机社会化服务应用,引导农机产销维修企业和服务组织发展互联网+农机销售、维修、作业等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能。

(四)提升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按照总量适宜、布局合理、高质高效的要求,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租赁企业等服务主体,推进集作业、维修、培训、销售等多功能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发展农机租赁、融资租赁服务主体,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延伸服务链条,打造服务品牌,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鼓励开展粮油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发展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探索社企共建农机维修中心、无人机飞防队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鼓励村经济合作社组建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实施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大学院校、农机产销企业、农机服务主体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鉴定,重点培养农机经营管理、驾驶操作、维修保养等技术人才,加快建设一支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需求的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

(五)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巩固深化“平安农机”建设,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完善警农协作执法机制,探索建立道路外农机安全巡查制度,加大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推进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登记和免费实地检验,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报废淘汰老旧、安全性能差农业机械,坚决堵塞安全漏洞,严格防范农机事故发生。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扎实做好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适应农机装备种类不断丰富的实际,逐步扩大农机安全监管范围。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改善执法服务手段,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六)强化农机质量工作。认真履行农机质量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农机质量监督投诉体系,扎实开展农机质量宣传、质量调查、打假护农等工作,建立健全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严把农机产品质量关。改革完善农机新产品推广鉴定办法,提升鉴定能力,扩大鉴定产品范围,确保农机新产品质量。加强农机服务行业管理,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切实规范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行为。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依法依规处理农机质量投诉事件,切实维护农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推进工程

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强镇、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平台,创建一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示范乡镇(园区)和示范基地,全面扩大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并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管理,带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

1.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以县域为单位,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色,选择3个以上产业,全面推广普及产业链各环节农机装备,主要农业产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3个满足辖区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维修保养、农机技术培训需求的综合服务中心。“平安农机”建设有力有效,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智慧农机建设有实质性成果,建成3个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探索实践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农机管理服务新模式。

2.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园区)。以乡镇为单位,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小镇等建设平台,选择1-2个主要农业产业,全面推广普及产业链各环节农机装备,提升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其中粮食、茶叶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其他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率先实现突破,整体机械化、设施化水平走在前列。

3.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平台,选择某一农业产业,全面推广普及产业链各环节农机装备,其中粮油生产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选择1-2个关键环节,引进农机装备开展试验示范,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

(二)重点推广农机装备

1.粮油作物领域,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栽植(包括育插秧、直播等)、施肥植保、收获、烘干以及稻谷加工等高新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和推广杂交稻制种机械装备。引进和推广马铃薯、大豆等旱粮作物收获、加工机械,以及集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膜等复式作业功能的种植机械。加大油菜栽植(包括直播、移栽等)、收获机械推广应用力度。

2.蔬菜瓜果领域,重点推广蔬菜瓜果播种机械、工厂化穴盘育苗播种生产线,引进和试验、示范蔬菜瓜果移栽、收获以及适用于山区果园的运输机械,巩固扩大菜园、果园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植保防虫机械化规模,加快普及蔬菜瓜果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设备。

3.茶叶食用菌领域,重点推广茶园中耕、施肥、茶树除霜防冻、茶叶修剪、鲜叶分级等机械设备,茶叶清洁化、自动化加工流水线,山区茶园轨道式运输机械等。重点推广集拌料、装袋和扎口的菌棒生产自动流水线、杀菌和接种设备,加快推进标准化菇棚改造,食用菌贮藏保鲜、烘干、加工等产后处理设施装备。

4.畜牧水产领域,重点推广畜牧养殖饲草料加工机械、散装饲料贮存塔、生猪饲料自动饲喂系统、畜(禽)舍环境控制设施、排泄物清理和消毒设备等。推广高效节能增氧、自动投料、清淤机、水质净化处理、网箱养殖、水产品收获和初级加工等机械装备,以及渔船北斗卫星救助终端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等。

5.设施农业领域,重点推广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以及配套的防虫网、遮阳网、喷微灌等设施,光温水肥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智能装备,适合棚内作业的机械装备等,发展立体栽培、多层养殖等装备设施。

6.生态农业领域,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废弃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和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设备,秸秆收储运机械,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旱地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机械化技术装备,农用航空飞行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节药、安全型植保机械。

7.智慧农业领域,重点推广农业自动化生产加工流水线、农业物联网设备、农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

(三)重点发展对象

——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企业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引进通用型、大中型、中高端农机装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引导植保服务组织引进农用航空飞行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节药、安全型植保机械,改善装备条件,提升植保专业化防治水平。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济实用的农机装备,满足自身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引导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发展冷链运输、收储、产后加工等设备。

——引导农机维修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配备先进维修设备和专业维修人才,改善维修条件,提高维修服务能力。引导农机经销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机流通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密切与各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积极主动争取支持,努力形成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重点工程。争取省财政支持,统筹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报废补偿、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项目等现有资金渠道,努力扩大资金总量,重点向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示范乡镇(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倾斜。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配套安排相应资金,加大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的投入力度。

(三)创新政策措施。根据农机存量变化和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种类和补贴标准,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农机新产品补贴办法,逐步将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机新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完善农机报废补偿政策,争取扩大报废补偿范围。鼓励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争取将农机安全免费实地检验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推行农机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综合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争取扩大农机政策性保险范围。

(四)提升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稳定农机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农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开展农机管理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五)深化改革创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寻求突破,以创新铸就亮点。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措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和技术模式创新,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内生动力。

(六)营造发展氛围。及时总结提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作用和经验亮点,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活动,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主题曲,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