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江苏徐州,晴空万里。在这里,汇集着一批全国工业设计“大咖”,开启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工业“云端之旅”……
10月12日,搭载中国首个工业云“XCMG-Cloud”技术众筹平台的“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完美落幕。最终,北京林业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程旭锋团队设计的“吹吸式扫地车”摘得大赛一等奖,其余18组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燕山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三所高校摘得“组织奖”。
盛大的颁奖典礼现场
相约云端 工业设计大咖、“小鲜肉”登台“献艺”
笔者从组委会了解,大赛引起海内外持续关注。目前,大赛网站浏览数量累计超过16万人次,共有包括德国、巴西、韩国18个国家及中国大陆、港澳台等34个地区的720名选手报名,全球提交作品285组。初赛已于9月10日在徐工集团进行,共评选出100组入围作品和20组决赛作品。
走进徐工集团总决赛现场,记者发现,在专家评委“大咖”的背后,不仅汇集了来自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精英型社会团体和个人,更有一群来自全球高等院校、痴情工业设计的“小鲜肉”,他们就是进军本次总决赛的20强选手。
决赛环节,每名选手登台“献艺”,作为第一创作人,将作品创意来源、内涵价值、推广效益等娓娓道来,虽然远在大洋彼岸,但巴西的参赛选手卢卡斯也通过视频连线和翻译,与选手们一起经过互动PK、现场答辩等激烈角逐,纷纷为自己的创意设计“代言”。
周毅彪副巡视员和王民董事长向一等奖颁奖
作为评委专家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中国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执行主席陈冬亮由衷地感慨道,“参赛选手都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品关系国计民生、难点热点,突出‘绿色’、‘创新’设计,融入‘互联网+’的时代概念和思维,极大地丰富了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体现设计者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贡献光和热!”
以“相约云端,徐工邀你改变世界”主题,徐工集团联合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共同举办的“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正是这场变革之役的触发点。王民指出,“‘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不是一场传统意义的大赛,而是一次技术创新拥抱互联网+的全新尝试,是徐工搭建开放共享云平台的切入口。”
“云”平台 打造工业设计领域的“奥斯卡”
大赛自创办伊始,便以多个“填补空白”引领行业、触动变革。
2016年,徐工牵手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中国首个“Predix平台”——“徐工工业云”,在“技术领先、用不毁”的金标准聚力突破之下的“互联网+云技术+制造”变革战役在徐工打响。借助包容性极强的“工业云”平台,海量数据被充分共享,全球智慧在这个平台上融通融合,更多的不可能将被一次次改写。
王民指出,“‘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不是一场传统意义的大赛,而是一次技术创新拥抱‘互联网+’的全新尝试,是徐工搭建开放共享云平台的切入口。”深度聚焦“环境清洁设备”工业设计方向,面向全球同步开放行业技术难题,在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尝试“技术众筹”模式,实现了全球作品在线提交、互动交流咨询,淬炼出“互联网+云技术+制造”变革的绿色“试金石”。
北京林业大学工业设计系程旭锋团队摘得大奖
“徐工是一个敢冒风险、敢于创新的企业,也是令人尊敬的企业。”在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国强院长看来,“大赛主题更是体现了徐工集团的魄力、勇气和决心,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注定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工业设计领域的‘奥斯卡’。”
“云”腾空 让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实验室”
“我们也希望通过比赛,融入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众智创新和‘互联网+’时代元素,重构出一个知识汇聚、技术创聚、人才集聚的众创空间,搭建好一个全球开放的融合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群体尤其年轻人才沉淀于中国装备制造。”谈及大赛的初衷,王民如是说。
“徐工工业云”平台的建立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畅游云端、共享工业设计盛宴的全球高端平台,真正实现了基于“云技术”的全球开放共享,让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实验室”。
“相约云端,与全球高手的同台竞技,我们的作品才更有创意,更具产业化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等奖获得者程旭峰兴奋地告诉记者。
“本次设计大赛有很多价值点,不但引领江苏省工业设计发展,而且拓展了工业设计的内涵和方向,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绿色元素和工业设计紧密的结合,为江苏、中国乃至全球企业如何认识设计、借助设计和拓展设计做了很好的引领和榜样作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周毅彪给与了高度评价。
搭载世界级“云平台”,唱好中国“智”造大戏。紧扣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设计大赛颠覆创新思维、打破传统赛事方式,在王民看来,绿色产品创新设计则是徐工践行绿色公益理念的重要载体。“大赛定位环境清洁类装备,正是唤醒人们关注环境,共创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世界。”
与会领导、嘉宾与获奖选手合影
放眼未来工业互联网时代,王民坚定地表示,徐工有责任引领这场“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变革行动,推动中国传统制造的智能转型,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和中国工业快速转型升级,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