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根据方式与方法的不同,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我国的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质量管理变奏
质量检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始向前苏联学习。
前苏联开始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质量管理研究方面,当时前苏联与东欧的代表人物是布拉钦斯基和杜布维可夫,他们提出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模式。前苏联鼓励质量改进,并把杜布维可夫创造出来的一些方法称为“萨莱托夫制度”。该方法明确规定了产品的规格和标准,提出了“生产合乎标准的产品”这样的概念。
借鉴前苏联的质量管理模式,最初我国企业里设立质量科或者技术科,产品质量由这两个部门负责。这种质量管理方式只是事后对产品是否合乎标准的一种检测,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企业对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测,一直在使用前苏联百分比抽样的方法。前苏联的质量管理模式强调把关,忽视预防,重视专职检查,忽视作业自控,容易造成工检矛盾。在人们对待质量的观念上,产品的质量就是要合乎“标准”。
统计质量管理:20世纪40年代之后,在生产持续发展中,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逐渐形成。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质量检测淘汰不合格品,会导致大量浪费。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英、美等国家对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工程师修哈特提出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控制产品质量,他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修哈特的研究成果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20世纪 80年代,我国逐渐步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的范围从生产结果拓展到了生产过程。
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有自身的缺点。统计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他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仅仅依靠质量检验和统计方法很难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菲根堡姆博士最早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日本企业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优秀的实践者,成功的质量管理使得日本产品在全球成了高质量的代名词,也为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日本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事实上,此前,日本产品也曾是劣质品的代名词,但通过实施全面全面质量管理,一举扭转了世人对日本产品的看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增进组织全体成员及全社会的利益。近年来企业界广泛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都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方法论。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
日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就刺激了美国人。美国人开始对本国的质量管理进行反思。实际上日本质量管理发生变革也得益于美国。1950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在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举办的讲习班上,应邀向日本工商界人士讲授统计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在日本的普及和深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1年,JUSE设立了戴明奖,目的是在日本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变革管理方法。结果,日本的质量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在学习日本质量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也催生了以卓越绩效模式为评价准则的著名质量奖项。
1978年,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研究国外质量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这一年,开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让国人耳目一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质量管理。国人开始了解:产品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是可以控制的;影响质量的因素人、机、料、法、环均处于管理过程中并可以控制,质量才会稳定;质量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它具有全面性,需要全员、全过程、全社会参与,等等。
全面质量管理的引入,是中国质量管理变革的一个历史节点。
1979年8月31日,原国家经委宣布成立中国质量管理协会(2001年更名为中国质量协会,简称中国质协),由国家经委主管,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国质协与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相伴而行,既是见证者、亲历者,也是推进者。自成立之日起,中国质协一直积极推动中国质量管理进步与发展,不遗余力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80年,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地位以及作用。1980-1985年间,为了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中国质协联合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举办了6期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据统计,受教育人次达2000万之众。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与中国质协的大力推动下,全面质量管理改变了人们既有的思想观念,打开了国人重新审视质量管理的一个窗口,也带给国内企业全新的管理思维与路径,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模式,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引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为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01年,中国质协设立了质量管理奖(2006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目的是促进国内企业应用卓越绩效模式,激励企业提高经营绩效。
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和办法参照国际惯例,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企业自愿申报的方式,坚持专业、规范,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该准则的实质就是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条理化与具体化。通过评审全国质量奖的方式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不断追求卓越,中国质协一直砥砺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企业实践,中国质协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修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持续注入新的内涵。中国质协的努力不仅为国内企业导入与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正确的指导,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美国国家质量奖计划主任哈里·赫兹(Harry S. Hertz)先生针对卓越绩效准则中文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它始终力图体现‘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那些前沿的管理惯行’”。
引导企业广泛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自2001年至2016年,已有数万家中国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100多家各行各业的优秀中国企业获得了全国质量奖,并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在中国质协的推动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申报全国质量奖,成为众多企业的自觉选择,在社会上渐成风尚。而各地方和行业陆续参照全国质量奖的模式,设立了类似质量奖。这对推动我国质量管理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质协成立37年来,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普及质量管理知识、技术和方法,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六西格玛、现场管理等质量改进活动,促进企业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建设良好质量文化、培育优质品牌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广泛而深入地在全社会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的同时,中国质协也凭借规范的运作与专业引领,将国内众多优秀企业凝聚在一起。
在中国质协的倡导支持下,全国各地区、部门和行业组建了质量协会,形成协同互动的全国质协系统,凝心聚力,共同推进我国质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区、各行业质协在中质协的指导下做了许多工作。每年开展的质量月活动有声有色,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也更加深入普及,宣传质量管理,严格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0年,在全国质协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质量协会名誉会长袁宝华说。
为了引导国内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持续追求卓越,中国质协先后与美国质量学会(ASQ)、日本科技连盟(JUSE)、欧洲质量组织(EOQ)等知名质量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质量研究与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中国质协坚持走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之路,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