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9日,江西省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南昌召开。
江铃集团(以下简称江铃)董事长邱天高对接会上告诉记者,目前汽车行业面临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消费习惯的变化,行业竞争态势的变化,与过去完全不同。大家共同面临一个课题,就是如何转型、如何升级、如何创新?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江铃顺势而动,通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三个并举”发展模式,向商用车和乘用车、柴油动力和汽油动力、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的综合型汽车企业转型。也由此展开新的产业布局,以资本为纽带,重新布局整合汽车的产业链。
今年前十一个月,江铃销售整车36万辆,同比增长28%,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22.5%。预计全年整车产销40万辆,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力争2020年实现产销汽车100万辆,收入达到1500亿的规模。
结构调整令人欣慰
邱天高说,江铃是做轻型商用车起家的,由于本地产业配套的能力和基础都比较弱,所以选择了靠自己的力量来打通产业链的模式。今天江铃旗下有几十家零部件公司来参加对接会。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造就了今天这样的局面:第一,江铃的产量并不大,并且在以商用车为主体这样一个格局下,江铃对质量的把控能力,质量口碑及盈利能力、性价比在行业内都是有口皆碑。尤其是股份公司在汽车行业内名列榜首,连续13年在所有的汽车上市公司里稳居前几十强。
江铃的结构调整令人欣慰。乘用车的比例达到30%,传统的商用车向乘用车切换,这个指标具有一个标志性的意义,意味着江铃卖乘用车的体系建设已经成熟,意味着市场已经接受了江铃做乘用车并且做的不错这样一个事实。
快速切入新能源车成绩斐然。江铃以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老百姓买得起的国民车”为定位,在去年快速切入新能源车领域,实现了当年成立、当年投产、当年销售,只半年多时间就销售了5000多辆。新能源汽车今年可以完成15000辆,排名全国第6位。
纯电动车所带来的结构调整,让江铃面临全新的格局。纯电动汽车有60%的产业链与传统汽车不发生重叠,需要重构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变化,需要重新进行探索;互联网的介入,将对汽车在车联网、智能化、轻量化、安全性和租赁共享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全力扶持本土零部件企业
邱天高表示,江铃还会有更大的战略动作,搭建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面对这一新的机遇,零部件企业是否能抓住?如何跟上?以何种方式实现对接?这次对接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本土零部件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通过在某些点上的突破,利用现有基础、现有技术、现有实力填补空白,形成产业链支撑,为江西汽车业做贡献。
江铃将竭尽全力扶持江西本土零部件企业共同进步,也鼓励本集团旗下企业走出去,像格特拉克(江西)公司等实力强、技术领先的零部件企业不仅拿到了长城自动变速箱的大单,更是把90%的业务拓展到江铃以外。江铃主打产品的省内配套率在60-70%,这在行业中属于当地配套率很高的。所以说江铃在做好整车的同时,也在努力扶持本地零部件产业,当然这当中的关键是要技术进步。
尊重人才与技术
江铃非常重视和关注尊重人才、尊重技术、鼓励创新的氛围。今年,江铃在红谷滩会展中心召开千人科技奖励大会,这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会,花了600万奖励科技人员,目的就是要在集团内部形成一个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人才的一个浓厚氛围。江铃凯锐800荣获了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陆风X5搭载的8AT变速器还荣获了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进步才能让运营过程更精益,成本更优化,才能盈利,才能支撑后续发展。
借助资本扩大生产
邱天高认为,江铃走到今天如果完全靠自己的盈利能力来扩大生产,这个路子虽然能够走通,但效果不好,更多地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汽车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如江铃老基地在青云谱,这块老基地形成了迎宾大道汽车一条街;江铃的新基地在小蓝,目前形成了汽车产业一座城;新建望城一万多亩的汽车城也在形成,赣江新区的发展也是可期的。江铃行政中心将入驻红谷滩。
在此基础上,江铃要走出南昌、走出江西,把市场着眼于全世界,面对中国汽车出口下降的态势,江铃经营海外市场的策略、方法也在积极调整,不再是简单“走出去,撒芝麻”,而是着眼于市场的占有率,已在越南并着手在阿尔及利亚进行CKD组装,不断提升当地市场的占有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