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上午,江西省工信委党组书记杨贵平在2017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2017年是江西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开局之年,主要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化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制造升级,奋力迈出工业强省建设新步伐。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00亿元、增长8.8%左右,主营业务收入38000亿元、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2550亿元、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两化融合发展指数72左右。
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杨贵平说,2017年江西工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如,电子信息加快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推进南昌光谷、南昌VR产业基地建设。生物医药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支持樟树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航空制造业加快南昌航空城、景德镇航空小镇建设。光伏支持上饶、新余等地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新能源汽车落实推广应用扶持政策,加快江铃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等项目建设,全年生产整车3万辆、推广应用1.4万辆。
提升传统产业中高端水平。消费品工业实施“三品”专项行动,打造一批示范品牌、产品,建设2-3个试点示范城市,着力培育省产烟品牌,评审第七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资源型产业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提升和推广应用,打造新特色优势,加快推进中国稀金谷、新余锂电产业基地等建设。推进有色精深加工、新型建材、钢铁产品升级、石化下游产品等发展,打造一批新增长点。按照国家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署,淘汰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严格落实责任,坚决取缔“地条钢”。
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大数据产业,深化与华为、浪潮、航天科工等合作,推进建设“云上江西”, 加快中国电信南昌中部云计算基地、浪潮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华为上饶大数据中心、抚州中科曙光政务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物联网产业,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意见,培育一批物联网项目和企业,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深入应用,支持鹰潭窄带物联网业务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把工业设计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推动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设计业务;积极引进国内外设计企业和项目,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重点支持赣江新区洛客众创平台项目建设。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入,力争工业投资11000亿元、增长10%左右。如,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建立健全“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分行业、分层级建立重大项目库。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规划,深入挖掘和谋划、生成、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把规划、计划确定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对接合作一批项目。制定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招商项目目录。精心筹办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积极参与首届世界赣商大会和央企入赣、赣台赣港经贸活动等重大活动,推动落实省政府与北航、中石化、浪潮等合作协议,力争落地一批项目。瞄准东南沿海、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等重点,力争引进一批有原创能力和研发优势的高端企业、能够显著改善提升结构层次的项目和技术。
调度推进一批项目。加强省市县联动,全省调度推进2000个以上过亿元项目,其中省级调度推进10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力争全年启动一批新建项目、完工投产一批续建项目。加快组建生物医药、绿色制造等产业发展基金,强化项目资金支持。
实施一批“重创”项目。发布年度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指南,遴选实施20个左右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和5个左右重点骨干工程,跟踪实施好第一批项目,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化项目投入。
着力推进创新升级,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聚焦做强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促进内涵式发展。如,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投资滚动计划项目库,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施重点技改“三千计划”,全年推进1000家以上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实施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完成250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积极对接争取国家技改工程包等重大项目。
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组织新一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批新平台,培育4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启动建设2-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赣州、新余、鹰潭等申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突破一批新技术,指导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加强研发攻关,力争突破一批重点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一批新产品,全年开发省级新产品300项以上。
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行动。在重点行业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计划和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加强能评管理,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力争国家级绿色工厂突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加快推进全省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绿色贷款支持。
着力深化融合发展,提升现代制造水平
聚焦做深融合,以试点示范为引领,推进制造业+互联网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水平。如,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通过企业、行业、园区示范引领,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全年推广应用2000台(套)以上智能装备,培育认定40个试点示范项目、2个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若干“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力争2-3个项目纳入国家试点示范。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贯标,培育50户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个示范园区。
推进企业“入网上云”。 推广航天云网等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充分应用云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年完成100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力争推动1000家以上中小企业“入网上云”。研究建设江西工业云平台,支持IT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医药、铜等产业云,逐步构建“1+X”工业云平台体系。支持制造业大型龙头企业、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和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软件服务业支撑能力,实现收入180亿元。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通用设计、制造等先进工艺技术的合作开发、双向服务和成果共享,引导民口企业围绕军品采购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大飞机、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省级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创建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着力提升企业素质,不断增强竞争力
聚焦壮大主体,坚持抓大育小并举,引导企业加强创新管理、创新创业,夯实增长基础。如,梯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办法,每个行业重点培育5-10家规模大、实力强的行业排头兵。采取省市县分级培育方式,梳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强化战略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帮扶服务,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十亿级和亿元级企业梯队。
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成长。建立成长性企业培育后备库,推动落实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入规企业1000户。引导“一企一技”发展,培育300户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加强创业服务,培训1千名管理者、1万名创业者,建设10个孵化器、10个示范基地、10个示范平台,力争制造和生产性服务小微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引导支持“走出去”,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制定出台企业管理创新提质增效实施意见。组织开展管理创新试点示范,培育认定30个管理示范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打造30个企业管理精英团队和一批江西工匠、赣鄱名匠。评定一批企业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广30个示范案例。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组织开展企业贯标对标。
着力完善园区功能,促进集聚集约发展
聚焦做实平台,进一步增强支撑功能,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0亿元、增长8%左右,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12000亿元、增长9%左右。如,打造特色品牌园区。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园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园区特色,打造10个左右重点产业集群、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国家级、省级产业基地整体提升,打造一批集群、区域品牌。支持赣江新区高端产业集聚,打造发展引领区。
增强集聚配套能力。引导产业集群核心龙头企业突出主业,加强融资引智、成果转化、用工用能等方面扶持,支持其兼并重组、整合提升上下游环节,增强集聚带动能力。引导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重点产品配套,引进培育一批配套技术成果和项目、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开展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和“两率一度”考核评价,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根据需要建设技术、信息、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平台,选择5个园区开展功能平台建设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园区的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造政务信息协同、企业供需对接、产业上下配套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园区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支持应用光伏等新能源,培育一批清洁化园区和绿色园区,力争国家级绿色园区突破。
着力加强调度帮扶,全力促进平稳运行
聚焦振兴实体经济,进一步创新协调服务方式方法和措施手段,提高效率,服务工业平稳运行。如,强化运行监测和调度联动。建立完善多渠道、宽领域、广覆盖的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及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定期调度通报主要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密切与电力、统计、运输等各方面的衔接沟通,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约谈督导机制。
深化企业帮扶减负行动。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国家稳增长政策和我省 100条措施,加强企业负担调查和百家企业减负联系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办事环境,减轻税费、物流、用能等企业成本费用负担。充分发挥精准帮扶企业手机APP平台作用,实时受理和协调帮扶解决企业问题。做好省领导联点重点企业帮扶工作。
破解一批发展难题。推广“中小通”、“财园信贷通”,加强政银企合作和网络对接,抓好南昌、赣州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工作,缓解一批融资难题。支持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利用原有厂房改造和实施“零土地”技改,通过省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机制等,破解一批用地难题。加强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和就业用工培训,支持有需求的企业“机器换人”,破解一批用工难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