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建造项目竣工验收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7-03-13 09:4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近日,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长天龙”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来自交通运输部规划院、上海打捞局、烟台打捞局等单位的特邀专家和相关建设单位的代表共29人参加了该项目的竣工验收会。长航局副局长魏志刚参加

近日,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长天龙”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来自交通运输部规划院、上海打捞局、烟台打捞局等单位的特邀专家和相关建设单位的代表共29人参加了该项目的竣工验收会。长航局副局长魏志刚参加了竣工验收并作讲话。

与会特邀专家及代表首先查验了实船,随后观看了船舶影像资料,听取了建设、设计、建造、使用、审计等单位的工作汇报,查阅了档案资料,核验了项目建设规模、概算执行和合同履行情况。由特邀专家、长航局、长江航道局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竣工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建造项目已按部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和要求建设完成,项目质量合格,满足使用要求,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于2012年9月批复立项,2014年10月开工建造,2016年3月顺利完工交付使用,主要用于长江三峡库区和长江中游河段应急抢险的沉船沉物起重打捞。该船船长105米,船宽31.2米,航行吃水4米,作业吃水4.6米,静水航速9节,配置两台1500千瓦全回转舵桨装置,两台600千瓦侧推装置,配备150吨打捞抓斗;主甲板尾部设置全回转变幅式起重机一台,其最大起重能力为1000吨×36米(尾固定),530吨×36米/600吨×32米(回转方式),起重机主钩水面以上最大吊高75米,索具钩最大起吊深度为水下180米。

该船设计理念先进,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成功突破长江三峡船闸限宽、长江航道通航尺度限长限深、长江上桥梁限高等多种不利条件制约,创造性地采用全电力驱动、动力定位、起重机倒伏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设备配置先进,技术性能齐全,起重能力处于全国内河领先水平,为内河首艘全电力驱动、动力定位的全回转自航打捞起重船。建造单位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成建造组,科学制定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着力加强建造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把控施工技术难点,船舶1000多项施工检验项目均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和驻厂监造组的验收。

魏志刚指出,该船的成功建造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长江应急救助打捞体系建设要求,改善长江干线应急抢险打捞装备落后、能力不足的现状,打造平安长江、绿色航运目标的重要举措,对提升长江干线特别是三峡库区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保障库区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提供了强大装备支撑,必将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长江航道局及各参建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努力的基础上,魏志刚同时要求长江航道局认真加强船舶使用管理,切实做好船舶“管、维、养、修”等各项工作。一是加强船员和设备使用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相关人员技术业务素质;二是科学制定船舶使用、调遣方案和管理办法,尽快形成战斗力;三是保持船舶良好技术状况,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四是及时开展后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为后续船舶建造提供技术保障;五是做好与打捞配套辅助船舶及设备项目的衔接,充分考虑相关打捞设备的对接和配合,发挥救助打捞装备整体效能,确保做到找得到,看得清,下得去,捞得起,作业得了,为长江航运安全发展提供可靠先进的装备支撑。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