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传递中国工业名片 中车等企业亮相GMIS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7-04-06 09:0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3月30日,一部三分钟的企业宣传片,在阿布扎比巴黎索邦大学的大礼堂里,引来了世界各地经济界精英的喝彩。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在首届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简称GMIS)上再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工业名片。

3月30日,一部三分钟的企业宣传片,在阿布扎比巴黎索邦大学的大礼堂里,引来了世界各地经济界精英的喝彩。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在首届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简称GMIS)上再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工业名片。

3月27~30日,由阿联酋经济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主办的GMIS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峰会召开宗旨是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各国领先的制造业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及学术研究机构汇集到一起,寻找出通过工业发展促进创新的可行方案。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率领中国工经联代表团赴阿参加了峰会。峰会上,中国工经联邀请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参加了重要议题的讨论。

创新维持亚洲制造业竞争力

上海振华重工董事兼总工程师严云福在本届峰会东亚焦点会议上表示,制造业依靠非技术劳动力的低成本所取得的市场竞争力是非核心竞争优势,因而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要维持亚洲的制造业竞争力,应在创新、智能制造、劳动者培训和降低劳动难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推广。

第一,需要依靠持续创新来构筑和维持竞争力。这个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和及时推出新产品引领新市场、满足新需求;不断优化或升级现有产品,不断为用户提升使用价值。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持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减少流通阻碍,使产品快速直通用户,及时有效得到用户体验的反馈。创新是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给核心创新人员以精神和物质的有效奖励,大力弘扬创新探索。

第二,需要尽快和大力推行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先进制造”等国家计划的核心内容。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实行网络化柔性智能制造,在不同行业可以部分和全部替代机械重复、危险艰苦的技能劳动,符合精益生产和软性生产原理,优化生产流程,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批量生产的成本。同时,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制造技术进步,增加产业链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机会。

第三,需要加大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力度。先进制造正在汇成趋势和潮流,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劳动者从非技术劳动转向技术和智慧劳动。因而要加大对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第四,降低劳动难度也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命题。企业应该致力于研发三维可视、动态仿真的产品模型、简易安装的积木式组装设计、数显的傻瓜型加工设备、简便的操作设备和工具,最低程度地降低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从而扩大非技术劳动大军的来源,继续享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红利。

京东方:提升工业制造品效用

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任桂作为中方企业代表参与了电子行业发展领域的主题讨论,并从企业成功经验中总结了如何解决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面临的问题。

陈任桂在本届峰会电子工业焦点会议上表示,高科技企业发展与全球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之也产生不少问题,比如自动化及智能制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动化及智能制造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此,陈任桂分享了京东方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在京东方的生产线内数十台机器人、大型曝光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一个工人。“薄如蝉翼”的玻璃基板被从稳健的机器人手臂中,推送至下一道生产线———京东方是自动化及智能制造代表性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京东方有一大批工程师、工人将面临失业。一方面,通过智能制造设备节省更多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京东方内部有一个工程师再造计划,鼓励工程师们在新事业上创新,在新领域上研究,扩大事业范围,从而解决了机器与工程师之间的矛盾。

谈及自动化及智能制造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陈任桂表示,工业制造不应只局限于产品本身的某一功能,而应提升工业制造品的效用,京东方正在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将显示技术与艺术、显示技术与健康关怀跨界融合。比如,京东方推出的一款iGallery智能画屏产品,除了可以同时显示数十幅图画,还可以在APP上下载成千上万幅艺术精品,并可在会员之间互动,形成一个艺术生态平台,开启了绘画艺术的数字化新时代,这样就减少了工业画框的制作数量,从而达到降低工业垃圾的目的,为大家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车:致力打造四大体系

王军在本届峰会“未来的基础设施电子工业”主会场上表示,从中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中国工业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

第一,高铁不仅拉动了国家GDP的发展,还可带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的发展。此外,高铁促进了人口流动,有效拉动了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

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圈内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表明,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增加8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在8年左右,对产业可产生持续拉动作用。

第三,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加强了人口流动,能够引导城市人口布局。2016年,中国铁路发送旅客27.7亿人,其中高铁发送14.43亿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14.43亿人。

王军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车作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将利用上述优势通过以下几方面促进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

首先,中车致力于用自身的技术与产品提升世界人民的交通品质、活跃当地经济发展。向世界上多个国家供应高品质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例如:出口埃塞俄比亚内燃机车项目。

其次,中车还努力将中国轨道交通的技术与经验与世界各国进行分享,在多项海外业务中实现了本地化生产。目前中车已经在6大洲13个国家建立了境外企业,并建立了5个本地化生产基地,以上措施不仅提升了所在国的轨道交通技术水平,更是有力地拉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民就业。

再次,中车在努力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中车作为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行业企业,除了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究以外,更是努力地促使各行业先进技术进入轨道交通领域,这期间中车不仅在世界并购了博格、Dynex等5家企业,更是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所高校合作,布局了13个海外联合研发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先进技术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

最后,王军表示,在工业4.0、智能制造等概念提出的背景下,中车未来十年将致力打造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交通四大体系,通过绿色、人文、智能、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全社会需求,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