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隧道中十几个小时的坚守与7年百余万字的笔记
“老母这个人很钻,精益求精。很多东西全靠他自己摸索”。“盾构主司机这个活儿很苦,两头不见太阳,很多同事都没能坚持下来,而他却扛住了,现在大家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教授’,我觉得实至名归”。技术总工刘奕超这样评价他的同事母永奇。略显瘦弱的身躯,青涩的面庞,当第一次见到母永奇,记者无论如何也没能把他和深邃的地铁隧道、机械的轰鸣与重达百余吨重的盾构机联系到一起。
母永奇与同事讨论技术问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010年6月,母永奇进入中铁隧道局集团工作。作为“隧道施工国家队”中铁隧道局集团在地下工程施工领域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完善的机械配套,给有志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正是在这方沃土上,母永奇得以迅速成长。工作伊始,他就与盾构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酷爱研究机械的母永奇,来到工地第一天,就深深迷上了这台重达数百吨的“大家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驾驶着盾构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蓝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根据母永奇个人选择和技术特点,企业选调他进入盾构主司机岗位工作。7年弹指一挥间,在企业创造的良好成长环境里,在施工第一线的2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翻阅过100余万字的技术资料,记下了十余本厚厚的学习心得。
母永奇在以他命名的工作室与同事交流经验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铁隧道局集团紧抓战略发展机遇期,进一步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为母永奇带来了更广阔的历练舞台,他先后参加了宁波地铁、郑州地铁、成都地铁、佛莞城际铁路的建设。在日常工作中,他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先后参与盾构拆装十余次,深入了解盾构的每一个零部件;他认真学习盾构操作的一招一式,常常在洞子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迄今已驾驶盾构机掘进了十余公里。在企业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母永奇立足现场,创新改良施工方法,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几年来,他通过对渣土改良、泥浆配合比研究、泥浆颗粒分析研究、泥浆管路的探测分析研究,已为企业节约百万元资金。2016年,中铁隧道局集团秉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盾构人才”为建设理念,在佛莞城际铁路三标成立了“母永奇工作室”。工作室以“专注于解决盾构技术难题,专注于提高盾构管理技术”为建设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短短半年时间,母永奇工作室QC小组初见成效,其研究成果《提高管片防水材料黏贴一次合格率》荣获“2017年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及“2017年河南省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积极传帮带为企业增加生力军
根据《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和母永奇自身技术特点,从2013年开始企业安排母永奇进行传、帮、带工作。至今,他陆续为企业培养了30余名优秀盾构主司机。他们有刚毕业的见习生,也有机修、电工岗位上的操作能手,他们都在企业的关怀下和母永奇的认真带领,悉心教导下迅速成长。如今他们都成为公司各个盾构项目的技术中坚,成为公司盾构方向的生力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