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盖箱号、搬运、码垛……以往需要两条人工线一天的工作一台智能机器人就可完成。记者14日在云南白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机器人的到来有效提高了该司“明星产品”气雾剂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同时也提升了产品产能与质量,增加了产品的市场供给。
“如果还用人去打码,就不能称为机械化生产,最重要的是智能化和高端的科技真正运用到了生产环节。”云南白药集团生产制造中心副总经理董建民称,之前生产线的末端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经过智能化改造后,在后端生产可以基本实现不需要人工。而在另一条生产线,随着膏药取片机的成功研制,一改目前用人工取膏药片的生产局面。膏药取片机的生产速度可达到每分钟取膏药片150片,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膏药取片机可取膏药片72000片,而用人手工取膏药片(熟练工每天工作8小时计)8000片/人天(手工每分钟取膏药片17片),膏药取片机的生产能力大约是9个工人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云南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以“机器人换人”为切入点,在有色冶金、生物医药大健康、农产品及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中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把智能制造落地到具体的企业里,支撑云南省支柱产业技术创新,提高智能制造、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促进产业跨越发展。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院长施庆华介绍,云南装备制造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是该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而应用工业机器人在替代人工方面需求强烈、市场潜力大。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发起并联合该省26家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组建云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用“政、产、学、研、用”的特点和优势,面向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广应用一批机器人和智能装备。
施庆华表示,未来3—5年,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通过构建云南省工业机器人联盟和云南省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一支产学研为一体的长期、稳定、持续开展研究工作的新型科研团队,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平台的公共服务作用,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从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转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