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两会前不久落下帷幕,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实施路径,重型柴油车治理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并会持续推进。
以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市场为例,这里是提供肉、蛋、禽、菜、奶等食品的主要交易场所,承担着北京市80%以上的城市生产生活运输保障功能,素有北京“菜篮子、米袋子”之称,人流量、车流量巨大。其中,重型柴油日均流量三四千辆,全国各地运输车辆聚于此地,是名副其实的重点涉车大户。因此,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安全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此区域已成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地带。
新发地市场拥有城市保障“先锋者”和区域污染“贡献者”双重身份,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笔者对在新发地市场内开展重型柴油车监管工作的难度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两难一高”。
一是处罚难。外埠车辆流动性大,如无法完成现场代收代缴罚款,则后期难以追缴到位,形成闭合回路。纵然全市环保部门已建立与交管部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可通过进京证办理手段倒逼车主接受处罚,但受制于程序办理周期、车辆进京非单一渠道等因素影响,导致处罚到位率低。
二是执法难。市场内执法分为两种形式:定点查和随机查。前者为在市场内车辆进出密集通道设卡拦截,此种方式极易造成区域交通拥堵,影响市场内正常运营秩序。后者为在市场内各交易点位机动巡查,此种方式无法找到车主或车主“闭门不见”,难以进行执法。
三是风险高。面对罚款,有的车主没法正确面对,消极抵触、肆意谩骂甚至群体围攻施压,环保利剑虽日渐锋芒,但执法人员长期在高压状态下开展工作,难免造成被动局面。
鉴于上述原因,为有效开展重型柴油车执法监管工作,确保新发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营,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源头治理,远端管控。在日常执法中,笔者发现不少外埠重型柴油车辆实际环保配置与登记注册信息不相符,利益使然,降低了尾气排放标准,导致车辆“带病”上路行驶。为此,需加强出厂前审核准入,对造假厂商依法打击。同时,尽快完善重型柴油车整车排放测试技术路线,确保车机匹配,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油品至关重要。目前,环京周边城市油品陆续提标统一,但尚未全面覆盖,也因此成为尾气不达标排放的重要因素,此种情况在夏季尤其明显。此外,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由于具有“绿通”身份,使得一路畅通流入市场,导致问题末端凸显。为此,应加强区域协同作战,从远端杜绝超标排放车辆进入境内。
第二,找准路径,精准发力。目前,北京市正在使用交警处罚、环保配合抽测模式进行上路执法检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农贸市场内不利开展工作的局面,更应充分发挥此种模式优势,在市场外围车辆进出必经之路设卡拦截管控,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执法针对性,通过多部门联勤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实时传递超标严惩的工作信号。
第三,科技支撑,提升效率。在人防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发挥“物联网+”作用,通过在市场内外架设冒黑烟车抓拍、固定式遥感遥测等设施设备,逐步构建全方位、多维度、高密度的自动监测体系,与人工执法形成有益互补。
第四,宣传引导,赢得共识。重型柴油车防控工作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润物细无声式的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媒体平台、属地力量、行业主体等途径,持续加大环境法律法规和机动车污染防控知识的传播力度。提升公众(车主)的环境意识和对执法监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自觉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加快老旧车辆更新淘汰力度,优化车辆使用结构,切实减少尾气排放超标车辆进入市场。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绿色标准贯穿市场各环节,使绿色货运与绿色食品同等重要。(来源于中国环境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