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工匠精神?放到古代,则可用庖丁解牛故事中的高超技艺来诠释。而如今更多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心无旁骛的专业专注,追求突破的卓越创新。
对企业而言,既是对精品的极致追求和执着坚守,甚至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可长久造福于世。
弥漫在中国制造业中的一种声音:相比于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企业普通缺少一种工匠精神。民间的学者也常常议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钦佩于德国企业严谨认真,建造的下水道可用百年;羡慕于日本公司坚守匠人精神,30年只做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
这样的焦虑(声音),客观来看,我觉得实际意义并不大。中国建立了最完整的制造业基础,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全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被冠以缺少工匠精神的标签。结合中国过去发展的三十年,我认为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
因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制造业的加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三十年,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基地。截止2017年,中国共有200余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制造业500强。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中国的急速奔跑的基因,成为了时代的一个缩影。
速度为王虽然,我们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新闻:一家工程机械公司,起初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这家公司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虽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在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中国公司已开始在海外攻城略地,并在印度市场的竞争中,牢牢甩开了这家曾经的“老板”—意大利公司。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巩固优势的前提,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善于使用不同打法,进而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即便组织规模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二、中国机会的紧迫感
当下中国经济和科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三十年,从无到有,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相继出现……
中国制造业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在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时代的几十年里,中国制造业经历着不断涌现新价值的社会分工体系,如人的协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等复杂因素。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社会机会,自然是一个不断追逐新机遇的过程。而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且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很多企业家对此并不会这样做。
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若一味地固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并不能真正称为精神,而是变成了愚昧。
三、中国企业家的危机感
工匠精神的字典里,涵盖的“严谨”、“坚持”、“耐心”等,都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换句话说:如果自己连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去努力研究?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业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苟同。
1、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但在互联网行业中却光环尽显。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令人发指。每一个键和位置都要经过几十版的迭代,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他们。
但是这些互联网产品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体验为王,产品好不好,用户说了算。而这在传统的制造业里,用户体验做的并不是很好,评标并不具体、透明。
2、产业链位置更不是说辞
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
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连世界大品牌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
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始终努力理解消费者。
其实,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价值创造的多少。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所在的价值链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工匠精神的定义,是有背景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战略也不同。一味效仿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最终发现这个针并没有市场。而“工匠精神”之所以很难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若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
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一种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机制。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业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而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企业家应善于学习匠人习惯或制度,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来静听产品“哭泣”!——匠人准则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去打乱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节奏,更不要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