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在国机重工这个传统装备企业里,女性员工的比例日益壮大,她们在各个岗位上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风采。
国机重工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国机重工标准所”)就是这样一支女性为主体的精英团队。8个人的队伍里,女性占了7位。她们敢拼敢闯、尽责担当,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扎实与隐忍,在行业标准化工作中独树一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5月16日,在国机集团举行的女工“双比双争”表彰会上,国机重工标准所获得国机集团“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
兢兢业业工作 成就国际标准梦想
国机重工标准所除了负责集团及天工院标准化相关工作,同时也承担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是我国土方机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和课题研究的归口管理和组织部门。
多年来,国机重工天工院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家级研究院,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上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我国土方机械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但一直以来,标准所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早日实现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提升中国在土方机械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015年,由国机重工牵头制订的ISO10987-2:2017《土方机械可持续性第2部分:再制造》和ISO10987-3:2017《土方机械可持续性第3部分:二手机器》两项国际标准正式立项。标准所成员陈树巧作为其中一项标准的召集人,独立负责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在这两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2017年8月23日,这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中国承担土方机械国际标准制定的空白,对中国在土方机械国际标准领域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促进中国乃至世界土方机械再制造、二手机器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由于天工院在行业的权威性,标准所还同时承担了一部分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工作。所长贾晓雯兼职任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秘书长,邓艳芳兼职任配套件分会办公室主任。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她们还组织开展了多项行业会议,承担了大量行业协会的工作。
脚踏实地奋斗 巾帼不让须眉
在职场中,孕龄期是所有女性员工都会面临的考验。2016年,团队成员邓艳芳作为一位哺乳期的妈妈刚刚开始恢复工作,所长贾晓雯和另一位员工刘佼又相继成为准妈妈。但是她们没有丝毫松懈,工作标准不下降,工作任务不减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做到了工作身体两不误。
所长贾晓雯是二胎,由于孕期反应和繁重的工作,她一度因为身体情况而入院治疗,医生建议她卧床静养至少两周,但是她只休息一周就上班了。她说:“我们部门女同志多,特殊情况也多,我是领导,我得给大家做好榜样!”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挺着肚子加班加点,照常出差,确保了所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
2015年国机重工标准所实现了业务收入增长171%,利润增长256%的好成绩。2016-2017年,共累计完成40项国家标准和29项行业标准的立项工作,完成68项国家标准和65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仅实现了工作质量和标准数量的双重提升,还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素质能力过硬 风采各有所长
在国机重工标准所的团队中,有6名党员,贾晓雯是所在支部的书记,邓艳芳、刘锡霞因为表现突出,都曾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其他成员也是各有所长。贾晓雯是国机重工80人才,业务能力过硬,管理才能优秀;陈树巧、吴红丽、李广庆(男)从事标准化工作十几年,业务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刘锡霞编辑设计能力突出,具有十几年美编经验;邓艳芳认真负责,具有组织大型会议活动的丰富经验;张钰和刘佼多才多艺,多次参加天工院和国机重工的文艺汇演。
国机重工标准所的女性员工们
以扎实的工作能力、出色的工作业绩
赢得了国机集团的赞誉
以吃苦耐劳的品质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她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特殊的身份
映衬出了国机重工的铿锵之美
成为国机重工的别样风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