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重汽历史上一次革命性突破”的人事改革制度,日前公布了中层干部竞聘的结果,中国重汽新任中层领导干部集体亮相,他们将在重汽下一轮改革中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
大幕刚刚开启,下一步中国重汽将立即启动总部23个职能部门业务主管和一般管理人员的竞聘上岗工作,当重组结束后,还要对高管团队重新调整,目的就是让所有干部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入主中国重汽五个月来,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在人事改革问题上率先亮剑,金句频出,从“国有企业不是养老、更不是养懒汉的地方”到“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拉开了重汽人事改革的序幕。
国企改革,人事改革是硬骨头,要推动国企改革,就要步入深水区,就要去啃硬骨头,小修小补、小打小闹无济于事,主席2018年6月13日在山东考察时说过,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
具体到重卡行业,当前全球商用车产业整合愈演愈烈,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卡车行业,中国重汽要想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否则行业一旦下滑,因循守旧的企业必将无力回天。任何一场改革,首当其冲就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事情都是人在做,抱残守缺的观念不改,改革就难以前行。因此,在谭旭光给重汽列出的病症中,人员过多、人浮于事,干部职数过多、年龄结构不合理,考核分配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均摆在了突出位置,这就是改革必须要先啃下来的硬骨头。
如何解决,对症下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年轻干部唱主角,建立科学的考核分配制度。在此次中层干部竞聘中,这三点尤为突出。
从职数上来看,2018年8月底,重汽集团原有中层干部329人,现在是228人(不含技术中心,下同),同比下降30.7%。其中,部门级正职领导之前是92人,现在是69人,减少23人;部门级副职领导之前是237人,现在是163人,减少74人。
从年龄结构来看,2018年8月底,中层干部平均年龄50.1岁,现在降到了46.4岁;其中,中层正职之前平均51.6岁,现在是49.6岁,降了2岁;中层副职之前平均49.5岁,现在是45.4岁,降了4.1岁。50岁以上占比从57.8%降到36.8%;40岁至50岁占比从32.8%上升到40.4%;40岁以下占比从9.4%上升到22.8%。尤其是有90名70后干部、52名80后干部走上了中层干部职位。
竞聘上岗后不等于一劳永逸、永远不变。谭旭光说道,下一步每个人都将在工作中时刻接受考验、接受监督、接受考核,每年将按照KPI考核结果进行优胜劣汰。后续将对全体领导干部全面导入KPI考核和360°素质体检。
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开,日前笔者在与中国重汽中层干部交流时了解到,中层领导干部的收入已然跟销售指标挂钩、跟企业效益挂钩,人人都要签订KPI绩效合约,指标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件件明确,完不成就只能拿保底工资,形成了“人人担指标、人人有压力”的氛围。
砸掉铁饭碗、注入新活水,人事改革让中国重汽的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建立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这是中国重汽践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践行干部年轻化的要求,从而打造了多层次的干部梯队培养体系,让更多的年轻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历练、成长。
正如谭旭光所言,择英才而育之,铸良将之军团,培养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钢铁团队、虎狼之师,这将是中国重汽今后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从中国重汽人事改革可见,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新活力,改革让企业焕发了新升机,改革没有回头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