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也是长沙制造业数十年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智”的精神内核。近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刊发长沙封面专题报道,聚焦“智造之都”,着重讲述了三一重工“世界级硬核”的两个故事。
硬核出圈!世界级的紧急驰援
在2020年疫情期间,三一重工不小心“出圈”了。
武汉抗疫期间,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的建设,引发了全国和全世界的关注。数千万网友“云监工”之下,挖掘机、混凝土泵机、起重机等设备被网友编了号,成了“网红”,其中一部分正是长沙三一重工的产品。
2020年1月24日,三一集团接到驰援建设武汉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任务后,紧急调集资源,组织了106台设备和40名服务人员,24小时昼夜不停,顺利完成了场地平整、砂石回填、土方浇筑等重要环节的施工,为两座医院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先期保障。
这并非三一重工首次参与应急救援行动。2010年,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33名矿工在地下624米处被困69天,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成为唯一进入救援现场的大型吊装设备。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救援力量需要从核电机组外不停向内注水冷却,承担这一任务的,正是三一重工生产的泵车。时任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后专程到三一重工以示感谢。
数次紧急救援能手积累的经验,催生了三一重工的一条新业务线:紧急救援。而能够快速聚集应急救援力量,靠的是公司近年打造的智慧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
打开“树根互联”平台,三一生产在全世界各国销售的设备目前已经全部接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出现哪方面的故障、后期养护和保障等,打开平台即一目了然。
“树根互联”是国家级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工业互联网(IIoT)魔力象限”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
硬核智造!世界级的“灯塔工厂”
三一重工的另一个故事,是“18号厂房”。
“18号厂房”建成于2008年。10年之后,工程机械和制造业面临关键性的数字化转型,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当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直接表示,数字化转型之仗,集团“要么翻身,要么翻船”。
为表明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推进“智造”能力,三一重工决定把18号厂房进行全面升级,打造成世界级的“灯塔工厂”。
一进厂房入口,刷身份证,系统自动捕捉对比照片和人脸,“刷脸”进入。技术工人只需要操作电脑,就可自动提取物料和零部件,再由无人车配送至工位。加入了视觉识别模块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不仅可以自动接收物料进行焊接,还能识别气孔、偏焊等焊接瑕疵。
厂房中央,还有一块超大屏幕,实时显示三一在全国和全世界所有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员工工作状态。周边绿植错落有致,通透明亮,公共空间分布合理,地面一尘不染,看上去更像是自家“客厅”。
“18号厂房”升级为世界级“灯塔工厂”后,大大助推了三一重工的“智造力”。在这里,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出现了“一张钢板”到“一辆泵车”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整体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
目前,三一重工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复制了“18号厂房”,并在同步推动20多个“灯塔工厂”的建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