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信部统计显示,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0年,我国已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高铁等领域的一批高端品牌走向全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奋斗者号”“北斗三号”……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成套装备、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跻身世界前列,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高到33.7%。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国5G终端连接数近4.2亿
数字经济势头正劲
农村通信不再难
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超99%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
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网络应用从消费向生产拓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
截至8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03.7万个,全球占比超70%;5G终端连接数近4.2亿,全球占比超80%。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说,我国企业声明5G标准必要专利数、国产品牌5G系统设备出货量、芯片设计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1—8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到1.68亿部,同比增长80%。尤其是8月份,5G手机占比已经提升到74%。
据介绍,5G基站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95%以上县城城区和35%乡镇镇区,打造了上万个5G应用创新案例,尤其是在媒体、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
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在工业领域,‘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赵志国说,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600个,覆盖电子设备制造等22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批典型场景应用。
下一步,要夯实网络基础、拓展应用场景、优化生态环境,推动5G网络建设和应用再上新台阶。在5G网络建设上,坚持适度超前、全面推进,加快向乡镇覆盖延伸。深化5G共建共享,推进异网漫游。通过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5G覆盖,尤其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高校、医院这些特殊场所加大重点覆盖,提升5G服务体验。
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推进面向行业应用的5G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制造业大国地位巩固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至近30%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体现在:体量大,2012年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体系完备,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竞争力增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跨越。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列装,C919大型客机试飞,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据介绍,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电子信息产业、信息通信业发展方面,到去年,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2.1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8.2万亿元,电信业务收入达1.4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72倍、3.27倍、1.26倍。
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到6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3.7%和73.7%,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必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十三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
与此同时,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元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十分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