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共同推动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落地临港。该项目将打造康明斯氢能中国区总部、新能源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涵盖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高压储氢瓶系统等业务,项目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构筑康明斯在华氢能全产业价值链版图。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能市场,以康明斯为代表的国际巨头提前布局,“鲶鱼效应”将推动本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将有助于行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从康明斯落地临港来看,说明临港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有助于临港氢能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康明斯在华氢能战略
康明斯创立于1919年,公司产品囊括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平台以及相关技术,包括变速箱系统、燃油系统、控制系统、进气处理系统、滤清系统、排放处理系统、电池、电动动力系统、制氢及燃料电池产品。作为最早在华开展业务的全球化企业之一,康明斯植根中国超过45年,中国区已成为其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之一。
目前康明斯正快速发展新能源动力业务,全球范围内在燃料电池及氢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PEM电解水制氢装备、燃料电池、储氢瓶业务等领域不断扩展全球合作,协同全产业链价值伙伴在氢能商业化创新利用上取得突破。
本次康明斯与临港签约,透露了其在临港的氢能计划与完成时间表。其氢能项目在临港的批量落地,将前瞻性地推动氢能技术进步和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根据协议,康明斯将在临港设立康明斯氢能中国区总部及氢能中国区研发中心总部的双总部规划,项目一期按计划将于2022年底投产使用。落成后的氢能中国总部一期还将包括两大制造中心,覆盖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制造中心,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项目二期将引进高压储氢瓶及系统业务和康明斯新能源供应链中心。
在本次签约仪式上,康明斯还发布了在华氢能战略。康明斯在氢能长链上,聚焦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高压储氢瓶系统、PEM燃料电池、SOFC燃料电池、HICE氢燃烧发动机等核心装备或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为中国市场和用户量身打造“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链、多元技术路线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康明斯策划将新能源动力事业部进行本地化研发和生产,借鉴康明斯传统业务在中国40余年本土化经验,包括研发、生产、供应链、服务,使康明斯新能源动力在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上共同成长。
选择临港为支点背后
可以看到,康明斯针对中国氢能领域的全方位攻略正在徐徐展开。其首先选择以临港为支点,与临港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产业基础分不开。
今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临港打造成为“国际氢能谷”,成为上海建设国内一流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的新引擎、增长极,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发策源区和高端制造区。
到2025年,计划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针对氢能发展,除了要有雄心有目标外,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事实上,经过5年多的创新发展,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已经形成了四大优势:
产业链方面,集聚了上海氢晨、上海治臻、上海唐锋等10多家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
应用场景方面,新片区首座合建站——平霄路站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运,首批6台氢燃料公交车也即将投入运营,东海大桥集卡也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场景聚焦的重点;
制度创新方面,国家赋予临港的“敢穿敢试”为破解氢能现有政策瓶颈提供了支撑;
综保物流方面,洋山综合保税区为氢能产业链的贸易全球化、产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项目“加盟”临港,该项目将是新片区首个集研发、制造、贸易、供应链为一体的世界500强总部项目,对新片区“持续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极”,对上海“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对中国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康明斯中国区董事长石内森也表示:“作为世界一流的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规划了宏伟的氢能产业蓝图,为入驻企业打造了强大而充满活力的环境。不断创新是康明斯的DNA,也是我们在氢能源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源动力。非常感谢临港对康明斯的支持和信任,这将进一步推动康明斯氢能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