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10000小时远远不够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2-01-17 10:20   来源:凯斯工程机械

1993年,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对柏林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那些被公认最有才华的小提琴手,他们的练习时间都是约10000小时,面对这惊人的巧合,埃里克森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刻意训练和长期坚持的重要性,这篇论文可算是一万小时定律诞生的源头。

2009年,一位名叫格拉德威尔的作家出版了一本书——《异类》。在此书中,一万小时定律被首次提出,随着《异类》的热卖,这条定律也迅速点燃了大众的热情。

格拉德威尔本人估计,披头士乐队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德国汉堡演出之前,大约花了 1 万小时来练习。

另外,比尔·盖茨大约花了 1 万小时来编程,以磨砺技能,为日后创办和发展微软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

格拉德威尔指出,一般来讲,在人类所努力钻研的每一个行业或领域,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只有当人们付出了大约 1

万小时来练习,就可能成为这一行业或领域的专家。

可是要成为专家

何止需要10000个小时的努力!

看看始于1842的世界专家,

这可不仅仅是157万多个小时的不断积累!

2019年8月21日,心理学家Brooke N. Macnamara和Megha

Maitra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上重复了1993年的这项研究。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

在这篇名为《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expert performance: revisiting

Ericsson, Krampe & Tesch-Römer

(1993)》的文章中,作者们重新进行了1993年的这项研究。他们同样选择了13名小提琴手,同样依照技能水平和练习时长进行了分类。结果发现:较差水平的演奏者,练习水平平均为6000小时,一般水平的演奏者和优秀水平的演奏者练习时间几乎没有差别,都达到了11000小时。但是,优秀演奏者的练习时间却比一般演奏者稍少。

为什么一模一样的研究,却得出了差异如此巨大的结果?

Brooke N. Macnamara和Megha

Maitra在论文中提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1993年的研究并没有严格采用科学的方法,例如没有采用双盲试验、定义混淆、统计学错误等。(在论文中有详细列举,有兴趣请移步原文)因此,1993年的研究,实际上是充满了偏差和错误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努力练习,仅仅能够让一个人从较差水平入门到一般水平,而要变成优秀水平,是多少小时的练习都没用的。一个人的水平,大部分是由其他因素(例如天赋、环境)决定的,努力的作用只有微乎其微。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成为专家,基本上跟他努力与否没有关系。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从根本上完全不成立。

当努力的效果微乎其微,当躺平与内卷处处存在,让我们来一则小编求学时候的段子:

一次数学模拟考试之后,小编问学霸:如何能考到140分。

学霸一脸云淡风轻地说:“少做两道填空题就行!”

如果学霸的140分需要少做两道题,那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努力和行动!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