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江苏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110余项(类)重点建设项目和若干高质量发展任务,为未来3年沿海地区交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计划紧扣“港”和“路”两个重点,明确到2024年,沿海地区初步建成“海港领航、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双向开放、生态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海港格局体系。
江苏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实现5万吨级及以上进港航道通达沿海所有港区,实现30万吨级进港航道通达连云港港连云、徐圩港区。逐步形成30万-40万吨级为引领、10万-15万吨级码头为主力的沿海码头集群,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功能显著提升,通州湾新出海口实现起步运营,盐城港淮河生态经济出海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
计划明确,着力补齐东西横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南北纵向交通设施配置。到2024年开工建设高铁110公里,县级节点和重点港区高速公路覆盖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建成千吨级疏港航道4条。
交通运输是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当好开路先锋。《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沿海地区要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海港领航、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双向开放、生态绿色”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海港体系基本建成,公铁水、海江河联运优势显著发挥,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提供坚强支撑。具体而言,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造“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海港群。
一是重点提升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功能。加快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积极推进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30-40万吨级泊位为引领的国际枢纽海港。
二是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进小庙洪10万吨级航道上延工程、三夹沙南航道、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建设,推进中天钢铁项目码头、通州湾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新出海口开港运营。
三是支持盐城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推动大丰港区10-15万吨级航道、射阳港区5万吨级、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以及配套码头工程建设。
二、着力打造东西联动、南北畅通的陆路综合交通网。
一是加强千吨级航道向沿海重点港区覆盖。加快推进通吕运河、宿连航道、连申线航道建设。
二是强化干线铁路向沿海港区延伸。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徐圩、赣榆、盐城滨海、大丰、南通通州湾、吕四等港区(作业区)铁路专支线建设。
三是强化沿海港区高速公路联系。加快推进盐射、滨淮、南通通州湾等疏港高速公路建设。
四是提升沿海大通道能力。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通苏嘉甬、如通苏湖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张皋、海太、通沪、苏通第二等过江通道以及宿连高速公路二期、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改扩建工程建设。
三、着力构建公铁水、江海河联运的多式联运体系。
一是支持连云港港陆海联动发展。提升连云港港东出能力,加强与东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合作,稳步发展美西、非洲、澳洲航线。加强与淮安空港以及京杭运河、淮河、连申线沿线港口联动,加快西进步伐,加强与徐州陆港、陕西、甘肃等地陆港的联系,依托中欧班列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打造陆桥通道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二是支持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发展。打造以水水运输为特色的江海联运体系,深化与苏州、南京以及长江中上游港口合作,建设海运直达运输集散基地、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三是支持盐城进一步畅通河海联通大通道。探索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发展联盟,拓展中上游安徽、河南等地广阔腹地空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