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重要载体,在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应用范围。而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领头雁”,并积累了良好转型基础和海量应用场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当前,部分产业园区正积极探索“平台+园区”实践,通过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应用,协同提高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和园区管委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为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园区正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应用的新一轮主战场
(一)产业园区是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抓手
产业园区是我国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小单元”,可有效带动产业整体的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模式升级。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9个,生产总值达到15.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4%,为各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明了方向。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从概念框架进入场景落地、垂直深耕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提供有效支撑,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商业范式重构,驱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以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在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院所、行业企业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平台超过150家,接入设备总量已超过7800万台(套),平台赋能效应进一步显现。
(三)“平台+园区”是构建产业融合新生态的重要举措
当前,虽然产业园区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要看到,产业园区发展仍面临产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数字化服务资源不充分等问题,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还存在场景覆盖不全面、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痛点。积极推动“平台+园区”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园区建设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构建市场主导、需求牵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变革产业园区治理方式、发展方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对于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园区”融合发展叠加效应显著
“平台+园区”融合发展,可深度结合园区企业和园区管委会重点需求,精准提供涵盖监测监管、综合治理、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等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体系,为政府治理决策提供“工具箱”,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加速器”,同时也可以为平台企业完善产品服务提供“练兵场”,支撑打造多方联动、互促共进的良好产业生态。
(一)从需求看,多方应用意愿日益迫切
一是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管理者,希望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园区安全生产、能源监管、产业分析等精准治理能力。例如,吴中经开区化工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分布有大量的化工企业,潜在风险较大,积极探索基于平台提升园区工业生产安全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二是平台企业希望以“平台+园区”为载体,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推动产品在市场中的应用迭代。例如,蓝卓、琅润达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普遍认为产业园区具有大量的共性需求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检验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的最佳场地,可通过实际反馈动态优化产品体系和商业模式。
三是用户企业希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例如,金属冶炼、电子信息等行业的用户企业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远程运维、供应链管理、全流程质量管控、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
(二)从供给看,各类典型实践不断涌现
一是面向园区治理决策方面,围绕安全生产、“双碳”监测、园区产业分析决策、精准招商等方面涌现了一批优质解决方案。例如,紫光云引擎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了数字化智能产业园区平台,构建“1+3+N”新型园区产业管理服务体系,为政府管理和园区运营提供综合性智能解决方案。
二是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聚焦设备上云、数字仿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形成了一批行业典型解决方案。例如,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基于美云智数MeiCloud平台,深度整合ERP、QMS、WMS、MES等系统,支撑工厂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和决策数据化。
(三)从成效看,场景赋能转型效果明显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园区中的渗透应用,为产业园区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载体。一方面,用户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低成本、短时间部署高质量解决方案,高效开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园区管委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汇聚园区企业各类信息,精准绘制企业画像和产业图谱,有效提升了园区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和平台企业的积极探索下,涌现出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治理、能耗监管等园区细分场景的优秀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1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产业集群”解决方案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平台+园区”落地应用的典型模式
“平台+园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园区管委会、平台企业和用户企业等各类主体,在落地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策略,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一)园区管委会优化产业治理,要坚持分类指导
园区管委会要结合园区定位和行业特色,明确平台进园区的典型场景和需求。一是以流程行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如化工、石化、冶金等园区,政府具有较强监管属性,园区通常面临高效监管实施难、应急滞后、单点防控等困境,此类园区管委会应以安全监管等需求为出发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强化园区综合治理水平。二是以电子行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园区管委会要围绕园区的生活性配套、生产性配套、上下游产业配套等具体需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梳理相关产业链,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效率,增强园区发展动力。三是以离散行业、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园区管委会要全面梳理园区内企业的痛点问题和共性需求,挖掘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完善供需对接、集采集销等公共服务机制,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园区中的落地应用。
(二)平台企业推广解决方案,要坚持差异化运营
平台企业要依据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平台+园区”推广运营模式,拓展平台应用范围和深度。一方面,对于综合性强、实力雄厚的“双跨”平台,可以依据当地政策要求在产业园区成立专业子公司,将成熟的解决方案在产业园区进行市场化普及应用,赋能园区数字化转型,同时为当地创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对于面向行业、区域和特定技术领域的特色型专业型平台,可以与本地运营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由平台企业推动产品在园区应用迭代,由运营商面向园区统筹协调政府支持政策的落地。
(三)用户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要坚持场景驱动
用户企业要从实际业务流程出发,切分出各类细分场景,明确不同场景的转型需求,分步骤推进,逐步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用户企业要加速工业设备上云,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汇聚各类生产设备,并开展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等智能运维服务,优化设备管理方式,有效提高设备的产能利用率。另一方面,用户企业要开展模式业态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覆盖企业各部门的数据贯通体系,通过真实业务数据的实时化汇聚、网络化集成和开放化共享,支撑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普及应用。
推进“平台+园区”的工作对策
(一)抓试点,打造平台赋能园区发展高地
一是在有关试点示范遴选中增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赋能示范园区方向,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评价指标和管理办法等规则制度。二是加强对入选园区的监督考察和动态调整,保障示范园区树立高质量标杆,辐射带动更多产业园区建平台、用平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注重总结示范园区的优秀实践和先进经验,分行业、分区域提炼总结有特色、可复制、易推广的“平台+园区”发展路径。
(二)抓标准,推动优质解决方案规模应用
一是推进工业设备上云指南、数据字典等方面的标准化研制工作,破除工业设备、产品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障碍。二是围绕“平台+园区”的发展阶段、效益改进等方面,研制一套科学的评估诊断体系,引导园区管委会、平台企业和用户企业开展自对标、自诊断、自优化。三是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梳理“平台+园区”解决方案需求清单,并汇聚一批有经验、能落地的解决方案服务商,构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资源池。
(三)抓对接,构建多方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一是加速政府优惠政策、企业转型需求、服务商先进产品等信息在产业园区内的快速传播,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支持地方政府、部属事业单位、平台企业、用户企业等主体,组织开展一系列供需对接会等活动,通过政策宣贯、现身说法、免费试用等形式,畅通优质解决方案的供需渠道。三是鼓励各类主体拓展合作范围,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园区中的渗透应用,驱动园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抓推广,加速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等共同研制适合产业园区发展的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结合服务券等政府补贴措施,加速解决方案在产业园区内的标准化、规模化落地应用。二是从应用范围、价值效益等角度出发,梯次推进“平台+园区”协同发展,树立典型标杆,引导各类企业积极投入有限资源,深刻重塑业务流程,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来源:工业互联网世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