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
维修与再制造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扩大就业与应对地球环境危机的有力途径,是国家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自1979年创建、迄今40年来致力于推动机械维修学术体系的完善和维修技术的发展。把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40年来、在维修与再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总结出来、指导施工企业和工程服务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这是编写本书的目的和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发展政策的推动下,维修与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诸如增材制造技术、激光技术、3D打印技术、互联网+的研究和应用都有重大发展,把这些新成果加以整理、推广,推动维修与再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是编写本书的又一个目的。
近二十年,由于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撤销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设立的设备工程专业,高等学校里不再教授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课程。现在施工企业、以及与设备相关的服务企业在职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中,没有人接受过系统的设备工程教育,他们只是在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维修技术,诊断技术的知识,这些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本继续学习的自学教材,也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带着问题检索、参考的知识库。
本书的定位
本书是《工程机械手册》的一个分册,所以他首先应该是一本手册,供工程机械设备用户使用。
当有一台设备、一个部件或零件需要修理时,可以从本书查找适合的修复技术,也可以查找适合的修理服务企业。
当企业计划自行组织工程机械或零部件维修与再制造时,应该首先通过本书明确维修与再制造的概念、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查找相应的标准,学习成功的典型经验。
基于工程机械从业人员缺乏维修与再制造专业训练的现状,本书应该同时是一本工程机械维修与再制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自学的系统教材。
本书根据维修与再制造学科体系编写了维修与再制造的基本理论,工程机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设备管理和维修与再制造企业管理成功经验。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与再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据此提升自己的工作。
本书的架构
以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40年来研究提出的机械维修学术体系为纲目、以最新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为内容构成本书架构。基于以上思想,拟定本书由四篇和附录五部分组成。四篇分别是《故障的形成、检测、监测与诊断技术》、《维修与再制造理论和管理》、《维修与再制造技术》、《维修与再制造典型案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