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港珠澳大桥篇: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中交力量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22-08-10 18:13   来源:中交西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8次亲临视察中交集团承建的国内外项目,11次见证签署集团境外重大合作协议,对中交集团改革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讲话指示,为新时代中交集团改革发展提供了前行的指路明灯、奋斗的信心力量。

中交集团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锚定高质量“两保一争”战略目标,聚焦大交通、大城市,发挥国际化、江河湖海治理优势,在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先行示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拥有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该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名虽为“桥”,实际却是一项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庞大工程。为保证伶仃洋水域30万吨级通航能力,需在海中筑起两座人工岛,两座岛间以长达6.7公里的隧道连接,同时实现沉管隧道内,车辆可畅行无阻;隧道上方,30万吨油轮可满载通航。

作为大桥主要设计建设单位,中交集团承担了大桥90%的设计任务,承建了沉管隧道、东西人工岛、青州航道桥、口岸人工岛、香港和澳门段等大部分工程,占大桥主体工程量的70%以上。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粤港澳三地纳入“一小时生活圈”,三地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家亲,成为一家人,有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繁荣,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时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积极推进后续工作,确保大桥顺利通车、安全运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包括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林鸣、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等建设者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图片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港珠澳大桥项目,高度评价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体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中交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中交建设者大力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开展100多项试验研究,研发10多项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500多项专利,攻克10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持续巩固在深埋沉管隧道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迈入世界一流,为深中通道、大连湾海底隧道等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港珠澳大桥搭建了行业拔尖人才平台、工程骨干职业通道、一线工人技能培训等多维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和高素质产业工人。

中交集团通过建设港珠澳大桥,擦亮了“中国桥”“中国隧”等国家名片,让中国标准对接国际标准,跻身“桥梁强国”。国际隧道协会专家汉斯•德维特评价:“由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国从沉管隧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沉管隧道领先国家。”

中交建设者有话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交集团首席科学家、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

林鸣: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予了大桥建设高度肯定。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关注、关怀下,中交集团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港珠澳大桥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一直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优秀精神代代相传。我们不断思考企业责任和使命,作为入选“国企党建联系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的中央企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践行央企责任,担当起共和国长子的使命。我们不断优化企业战略,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升级“三核五商”全新模式。我们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突出核心主业,围绕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打造原创性技术策源地,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瞄准世界前瞻性“卡脖子”技术不断进行攻关创新,形成良好生态。我们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重点,构筑了以连续培养出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标志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阵线,为不同层次和岗位的员工提供了有前景有希望的职业发展通道。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

孟凡超:港珠澳大桥是集科学技术大成之作品,是“工程+艺术+文化”的融合体。大桥的建成,极大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水平,也颠覆了大湾区的时空观,形成了粤港澳三地“一小时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桥对粤港澳区域人民生活、区域经济,以及国家经济、国际经济的发展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4年了,大桥的高质量建设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上升到重要历史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以说是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成就支撑了港珠澳大桥的高质量建设。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工业化实力的体现,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发展繁荣的缩影,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

时任一航局二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项目经理,现任一航局高级技术顾问宿发强:在伶仃洋创造一座连接三地的“巨龙”,是中国交通人的伟大构想。作为参建者之一,我感到万分荣幸。回看那段奋斗时光,我们以“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决心和态度,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确保每一节沉管精确安装,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带着港珠澳的荣誉,一航局团队再战伶仃洋,参建了又一项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研发了世界首制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世界最大最先进沉管基床碎石整平船等一系列大国装备和成套技术,不断巩固我国在世界沉管隧道施工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

时任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设计技术负责人,现任公规院隧道与地下工程部经理

吕勇刚:建设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在港珠澳大桥通车近四周年之际,回望曾经九年的大桥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别有感慨。港珠澳大桥之后,我所在的公规院隧道设计团队先后完成了深中通道、大连湾海底隧道、襄阳汉江隧道等大型跨江海通道设计重任,并推动工程顺利实施。如今,这南北中三大通道的建设已近尾声。大桥的荣光虽已翻篇,但“大桥精神”始终不灭。

时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全国劳模、现任一航局二公司总技师

管延安: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2018年,正是站在这里,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握手,让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总书记勉励我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作为一名从农民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工程建设者,我深感党中央和国家对产业工人的重视,对劳动者和实干家的尊重,我们更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用产业工人的实力展现中国品牌、中国形象和中国力量,在新时代彰显工匠作为。

时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Ⅲ工区二分区项目经理,现任四航局深中通道(S09标)三工区项目经理

张文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中交建设者遵照总书记“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嘱托,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港珠澳大桥奋斗精神,积极投身深中通道的建设,相继攻克跨海通道各类关键技术,立志用匠心再创一座世界奇迹,为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贡献中交力量。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